一声第二天再登门叨扰就带着松子乘马车先行离开了。
“阿福/二哥,怎么样?亲事成了吗?”黄夫子离开后,钱有德、钱长鑫外加一个小娃娃钱有义簇拥着钱有福一边往马车上去,一边问道。
钱有福微笑颔首,“成了,而且前面几礼都已经走完了。”现在最重要的就剩过了年下聘,然后迎娶了。
“哇,太好了,我要有二嫂了。”
一听钱有福说成了,这些子在家里没少听家里
念叨的钱有义先第一个激动的拍掌跳了起来。
钱有德、钱长鑫也是高兴的一个劲拍钱有福胳膊,“这下你你娘提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哎呀最近家里喜事连连,不行,我得去买坛酒跟爹庆祝庆祝。”
“喜事连连?家里还有其他喜事?”
钱有德点,“你嫂子又怀上了。还有大伯一家有消息了。”
“嫂子怀上了?”他又要有小侄子小侄了,钱有福这边还没惊喜完,听到下一个消息直接惊住了。“大伯一家,有消息了?”真的假的?这都多少年了,不是一直没消息吗?
“真的,而且如果消息没错的话,可能就在京城附近。”
“咋得来的消息?”不是钱有福多心,总觉得有点太巧了。
钱有德知道钱有福在想什么,摇摇,“是镖局那边传来的消息,应该就是巧了。”
第3章
“爷应该挺激动的吧?”毕竟这一天, 他们实实在在盼了好些年了,尤其是他
,他从小就听他
念叨这事。
钱有德点, 他
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想亲自去京城看看了,被他爷给拦下了。“阿爷的意思是这么多年都等了, 也不在乎在一时半会, 还是等确定下来,再过去比较好。”不然那么大老远的跑过去,回
再空欢喜一场, 怕他
一下子受不了。
钱有福点,还想着翻年二月要去京城给秦家送聘礼, 正好可以顺道去打听一下
况。
结果他刚到家没到半个月,给秦慕歌的绢花刚刚做好让送出去, 大伯带着石
大哥便乘船一路南下寻到了淮安府。
“爹,娘, 孩儿不孝啊。”
看到钱存贵、李氏,钱有福大伯一个四十多的汉子跪地嚎啕大哭。
已经长成壮汉的石也跪在旁边跟着流眼泪。
李氏看到一脸风霜的钱家大伯, 扑过去抱着钱大伯一边哭, 一边捶打,嘴里还嚎着“这么些年,怎么才找过来, 怎么才找过来”的
话。
钱有福担心他绪太激动,想要上前把
劝起来,被他娘给拽住了, “别去, 让你
发泄一下”这么些年,老太太心里一直挂着念着大哥大嫂一家, 都要成心病了。现在
总算是找回来了,总得叫老太太把这些年心里的担忧、挂念、埋怨给发出来。“发出来就好了。”
钱长林附和点。
一家在边上等着,等李氏、钱存贵
绪缓和一些了,才上前把
劝住,“爹娘,大哥,进去说吧。”
“二弟?好,好,进去说。”钱大伯抹了把脸,红着眼圈点。
进到里面,一家坐下来,这才开始好好说话。老太太第一句就是问儿媳
,“怎么就你跟石
来了?石
娘呢?”难道
已经不在了?
那倒没有,就是“早些年逃荒的时候,石娘吃了太多苦,身子骨不怎么好,出不得远门,所以这次过来就没带上她。”
“那家里都还有谁啊?有照顾她吗?”到底做了好几年婆媳,即便分开多年,老太太还是挺关心儿媳
的。
“娘,您放心吧,石他娘那边有
照顾,家里还有小时跟缘缘在呢。”钱大伯答,说完想起来分开这些年,爹娘还不知道家里又添了孙子孙
忙又把两个儿
的
况简单说了一下。“二小子叫小时,大名叫钱有时,今年十七了,小闺
叫缘缘今年十五,都是在村里定下来之后生的。”
“村里?这些年子过的不好?”
“两年是确实不怎么样。”钱大伯红着眼圈点
,“那会儿刚逃到那边”一家
什么都没有,瘦骨嶙峋的,差点没都饿死。
后来还是碰到了好心,把他们介绍到庄子上
活他们才侥幸活下来。“现在,家里在村里也置下了几亩地,平时没事还能到旁边的庄子上
活,加上石
跟我学了打猎手艺,能三五不时进山打点猎物补添家用,倒也不愁生计。”
“去年二弟还中了秀才。”石在旁边补充。“说起来,这次能得到爷
你们的消息,还多亏了二弟呢。”
钱大伯笑着点,“是啊是啊,多亏了二小子,他有个同窗是这边淮安府学过去读书的,正好认识阿福,瞧着二小子跟阿福长的有几分像,有一次闲聊说了起来。然后二小子听我跟他娘念叨过当年逃荒的事,就上了心,追着对方多问了几句,只是那孩子知道的也并不多。”他们不得不又找了淮安府这边的
打听,才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