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火车进站才停下, 提着行李袋进去排队, 苏鱼挑了个能看见李琳的位置站了好一会儿, 等看不见才转身离开, 别说李琳舍不得, 她都舍不得李琳
士。
送完,苏鱼回家接上三个娃,又出门去跟苏阿爷四
汇合,他们一行
忙了这么多天,现在才开始带着长辈游首都景点,不过今天一大早,大力这位原本帮助苏季华良多的首都百事通现在跟着苏阿爷四
,大力一早开车载着四
去看广场那边看升旗,圆了苏阿爷苏阿
两
一辈子的念想。
所以苏鱼见到两位长辈,感觉真不同,两位长辈现在兴奋得就像小孩,嗯,苏鱼视线往下移,停留在三个娃身上,两个老三个小孩,叽叽喳喳,
一模一样的兴奋激动,难怪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呢。
三伯娘拉着苏鱼小声问:“小鱼啊,你不是要考那个研究生吗,来陪我们会不会耽误你学习?”
苏鱼摇:“不会耽误,三伯娘你放心,我学习和出门都是有计划的,大四课程少,我不像子建那样,咱们安心玩。”
三伯娘一听,顿时安心了,也是苏鱼从不说大话,三伯娘才这么容易相信她。
苏鱼没说的是,她之后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很满,但苏阿爷苏阿难得来首都,她怎么都要挤出时间陪伴两位长辈,虽然苏阿爷苏阿
没表现出来,但李琳悄悄跟她透露,其实两位长辈是有不安的,他们一辈子都没出过省,就在老家那块小地方打转,虽然憧憬向往首都,但陌生的城市,多多少少不安心,甚至苏三伯三伯娘也是同样如此。
苏鱼当然要来,对她来说,亲亲
是最重要的。
故宫、国家博物馆、颐和园、长城……吃首都各种美食,还一起去喝豆汁儿,反正苏鱼是不吃的,三个娃同样如此,倒是苏阿爷苏阿苏三伯三伯娘喝光了一大碗,四
对此评价说,还不错。
苏鱼和三个娃那一刻表如出一辙的懵
,但苏鱼很快反应过来,四位长辈都是经历过饥.荒的,那时候连树皮
根都香。
玩了一个多星期,苏阿四
就准备回家了,他们都怕给孩子添麻烦,不愿意多留,苏季华好说歹说,也只能让他们多住三天,三天一到,根本挡不住四
要离开的脚步,只能把
送到火车站去。
苏鱼又恢复之前学习考研养娃的常。
*
现在做餐饮不像后世那样竞争激烈,当然随着做个体户的越来越多,开饭馆的
也多了起来,不过像苏季华这样厨艺好又能下狠心辞掉铁饭碗的
大厨不多,大厨们很多还是愿意捧着铁饭碗的,毕竟能做大厨的年纪都不轻了,有拼劲的
更少。
不如说,现在愿意做个体户的很多都是没工作的,刚开始改开,大部分
观念还没转过来,甚至有
是鄙视看轻做个体户的,等再过几年,那时候大家才开始追逐金钱,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的公职
员也成了一种
流。
所以苏鱼很佩服她爸苏季华这份魄力,明明再做几年就能拿退休金跟很多一样过上悠闲舒适的养老生活,他却依然在奋斗拼搏,不同于苏季华,她是知道未来的
,苏季华现在就是摸着石
过河,他只是跟着国家政策走,不知道前路在哪个出
。
苏季华:“反正跟着国家政策走没错,我天天看报纸新闻听电台,你在学校,大学也是国家消息最先到达的地方,咱父俩盯着,这方向错不了,走着走着,总能走到那出
。”
苏鱼点:“爸你就放心吧,咱就走在对的那条路上。”
苏季华:“所以后勤有你,我就专心心饭馆里的事,之前听你的,我验了验饭馆里那几个小年轻,倒是有个好苗子,不过不是在后厨
活的,是在大堂的服务生,那姑娘有一把子力气,眼里手里都是有活的
,机灵。”
“爸你说的是乐姐吧,要是乐姐愿意,收她当徒弟,等她练出来,你也能轻松一些,还是多寻摸几个徒弟,教会他们,你也能轻松一些,这样你也有时间做你最喜欢的新菜研究。”
当时乐姐是苏鱼招进来的,离婚带着一个孩子,没工作,苏鱼看乐姐虽然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却净整洁,
看着也落落大方,正好就是饭馆需要的服务员,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苏季华也在琢磨收徒弟的事,他可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一观念,他年轻时也是被师傅带行,倾囊相授,才有如今的他,可以说他师傅就是他另一个父亲,苏鱼也跟着他学了不少做菜
髓,不过苏鱼志不在此,苏季华不强求,其实他对自己一身厨艺能不能传下去没啥执着,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不过他师傅老
家看重传承,苏季华得担起这个重任。
不过找徒弟是一件绝对不能着急的事,品天赋都要兼顾,慢慢来吧,反正还有大把时间,现在苏季华主要
力都放在即将到来的国庆,打算狠狠赚一笔,早点把店铺盘下来。
这一回国庆,苏鱼收到了很多信和包裹,她在之前也寄出去很多信和包裹,寄往全国各地,这些都是当年在部队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