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碗清酒

关灯
护眼
一碗清酒 第5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再抬眼看到的便是江知酌了。

第章 恒安王

最终,江慕安还是答应了前往越州一事,江慕安也被册封为恒安王,正式任越州刺史一职。

刑部和大理寺在江知酌的授意之下,未判刘青峰的罪责,刘青峰官降一级重新任职越州刺史其下佐官别驾一职。

江慕安与刘青峰将于十后离开京城前往越州。

此事一定,曹方南府上,踌躇又为难地说:“曹大,三皇子就这么答应了,石昭那边……怕是要麻烦了。”

“麻烦什么?”曹方南不以为意,“此事之前又不是定局,难道还要本官给他保证?”

魏于杨从座位上站起来,微低着,颤巍巍地说:“是下官糊涂。”

曹方南看着魏于杨下一秒就要跪下的样子,不禁脸色微变,拍案而起,怒喝道:“糊涂!你们是不是收了石昭的钱礼!”

也是两朝老臣,虽位于曹方南之下,但就连明德帝平时也要给几分薄面,此刻在曹方南面前,却害怕的像个老鼠。

怪不着别,只怪魏于杨收的钱礼过多。本以为石昭上任是板上钉钉的事,顺手捞一笔的事,谁不要,没成想半路杀出个江知酌,坏了魏于杨的如意算盘。

“你还记得上任户部尚书赵丰吗?”曹方南冷笑一声,“船上的坏了事,其他只能把他踢下船,否则船就翻了。”

魏于杨两腿一软,不想跪也跪了。赵丰挪走国库钱财,被江知酌釜底抽薪来个突击,最后只能落得在家中自缢的下场。

不知道国库的钱去哪儿了,但曹方南和魏于杨最清楚。他们此前开国库的大门像开自己家门一样。

一千九百万两现银早就被政事堂一党瓜分,只等收缴各地税银,再国库。也不会影响各地拨款。

赵丰就是变卖所有家产也填不上这一千九百万两的窟窿。紧急无奈之下找曹方南商量对策。

当时还是魏于杨也在,还是魏于杨自己说的话:“赵大是想让哪位把上月吃进肚子里的饭再完好地吐出来,赵大太强所难了。”

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赵丰不是没想过如果曹方南坐视不理,就拉所有下水的念

“赵大的幼子今年刚四岁吧,我认识一位先生,学识渊博,”曹方南“和蔼”地笑,“幼子能不能结识先生,就看赵大自己的选择了。”

赵丰自缢,自己认下了这个罪名。如若不然,船翻了,不光是他自己,赵家所有,连个给他们收尸的都没有。

赵丰把所有家产七百余万两,给曹方南,自行了断。政事堂一党其余一起填补了一千万两,才得以使此时翻篇。

回忆起旧事,魏于杨才明白赵丰当时的心,魏于杨冷汗直流。

“魏大,你是船上的,”曹方南说,“你可以解决好石昭这件事的,对吧。”

魏于杨只得点,他闭了闭眼,除了这条路,便是死路一条。

看到魏于杨保证了能解决这件事,曹方南让魏于杨起来坐。二又恢复了往的氛围。

不就是钱和权,魏于杨这下能散财的解决的事,还能遮住。魏于杨端起案几上的茶水,定了定心。

“曹大,这些事,都跟太子殿下有关,” 魏于杨把茶杯放下,“恐怕不是巧合,太子殿下在两年前,就能有如此多的心计,且下官听闻,越州明面上是在刘青峰的掌管下,实际上是幕后是可是被太子把控的。皇上他……身子不大好了……”

曹方南沉思不语,示意魏于杨接着说。

“皇上现在还是看好三皇子的,” 魏于杨说,“我本以为,无论是三皇子还是五皇子能走到最后,都不影响政事堂,现在看来怕不是如此,太子频繁提拔自己在尚书省,其野心不小。”

“政事不稳,皇上才会分身乏术,依赖政事堂,”曹方南看着魏于杨,“无论是哪位皇子,都不能太得意,太子殿下现下是春风得意正当时,调走三皇子,在京中树立自己势力,这算盘未免打得太好。”

魏于杨问:“我们现在明面上不是太子殿下的对立面,但太子独大,对我们可不利。那曹大有何应对之策?”

江知酌在朝中举动从未正面朝向政事堂,魏于杨和曹方南现在还以为江知酌只是想扩展自己的势力,殊不知秋自白已经告诫过江知酌,要把瓦解政事堂当做首要目标。

“对付太子殿下?”曹方南呵笑,“我们为什么要对付太子殿下,太子是储君,若他即位,与新帝之间有了芥蒂,后我们还能如今朝一般吗?”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

曹方南靠在椅子上,说:“我刚想到一个。我们不做,自然有做。”

“请曹大指点。”

“前朝不能有动作,可后宫,自然有不会善罢甘休。”

*

江慕安上午已经来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