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有送,买二送一,买四样送两样。”孟玉兰眼尖,见对?方?看着一对?大号的春联,就拿起来递给她,“这春联都是新款,字体颜色都好看,商店里?卖得可贵了,一对?就得五六块呢。”
“买二送一怎么送的?”
一听这话,孟玉兰就知道?能卖出去,于是笑着说:“就是买两样送一样小?号春联,要是买的多,不想要小?号,也能送别的。”
阿姨听了觉得不错,就蹲下来说:“行,那我挑一挑,家里?正好没□□联,打算等放假了再去呢,你这来的倒是巧。”
孟玉兰热
地给她推荐,“这个好看,箔金字的,字大又显眼,洋气了,别家可没有,到时候贴在门上,阔气的呢。”
阿姨本来看中的是别的款式,听了孟玉兰的,似乎有些心动。
确实这箔金字的看着不太一样,红底金字,闪闪的,很是喜庆。
“这个才五块钱,比普通的也没贵多少,但是看起来可就好多了。”孟玉兰看这阿姨的穿着就知道?是个兜里?有钱的。
她穿的呢大衣,就是孟玉兰上次在商场里?看了舍不得买的。
“行,这个拿两对?吧,其他的这年画和福字也每样拿三个,一共多少钱?”
孟玉兰:“一共十九块钱,你买了八个东西,我再送你两个挂历,这挂历卖三块一个的,你自己放家里?用或者?拿来送
都很好。”
“好,谢谢。”阿姨礼貌地朝孟玉兰笑了笑,然后从
?袋里?拿出两张大团结递给孟玉兰。
孟玉兰找给她一块钱,把?东西都卷好递给她。
这时候又有其他
走?过?来。
“刘姐,买什么呢?”
“买了几对?春联回去。”
“是吗,我看看。”
“还真不错,我也拿两对?这个。”
接二连三来了一些中年
,都是刚下班回来。
兴许是这些
都是认识的邻居,所?以一开始那个阿姨买了箔金字的,后面的大部分都是买的这种。
本来也没差多少钱,箔金的只有大号的,普通大号也要三块,两块钱说多也不多,既然别
家能用,我家肯定也能用。
孟玉兰看
多了起来,又扯着嗓子喊,想要吸引那些在家的
。
“卖春联,年画,福字,挂历,买二送一,买的多送得多,就卖今天一天,快来看快来瞧。
这一招果?然有用,要是之前没
围着的时候喊,估计有
看到了也不会下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
孟玉兰的摊位前已经站满了
,她这一喊,别
家打开窗户往下一看,就能看到这里?这么多
围着,就算是不买东西,也会好来看看。
要是有想买的,肯定会下来。
来的
多了,就有
挑三拣四想砍价。
但是孟玉兰一直笑盈盈的,就说买二送一,多买多送,价格本来就便宜了,东西品质也好。
那些挑剔的
也就只是嘴上说说,但其实还是会买。
而且听到孟玉兰说只在这摆今天一天,又有多买多送的活动,每个
都没少买。
中午两个小?时。
孟玉兰就卖了十几单,每单平均十块钱,两小?时卖了一百多,加上上午的钱,一共两百二十块钱。
她摸了摸
?袋里?的钱,鼓鼓囊囊的,心里?越来越踏实。
这才是真正开始赚到钱。
孟玉兰带出来的东西都卖的差不多了,特别是箔金春联,已经所?剩无?几。
这时候也没什么
,各家各户都在做饭,香气飘出来,孟玉兰的肚子都开始叫了。
她把?剩下的东西用床单包起来,就准备回去。
路上孟玉兰遇到一个挑担子卖打糖的老爷爷,敲着铁锥,发出叮叮当的声音。
老爷爷身边围着一圈小?孩,都是拿着零花钱来买打糖的,一个个手上拿着五角,两毛,眼
地看着担子里?的打糖,
?水都要流出来了。
打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孟玉兰小?时候很喜欢吃。
白色的打糖,用刀一块一块的切下来称重卖,一点点就能吃半天。
这种糖在吃的时候特别的硬,在嘴里?面含一会就变软了,齁甜,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种糖吃到嘴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后来她去了外地,就没怎么见到了,再后来,想吃都没地方?买。
孟玉兰也停下来。
等到小?孩都买完跑了,老爷爷看向孟玉兰:“要买点不?可以尝尝,可甜了。”
他递给孟玉兰一小?块打糖的边角料。
孟玉兰接过?来尝了
?,还是熟悉的味道?,粘牙,特别甜,在嘴里?甜味扩散,能够持续很久。
“给我称一斤吧。”她爽快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