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了许多,梳的整整齐齐的发上次看着还有点黑色,这会儿已经完全接近全白了。
第9章◇
◎谁付的钱?◎
宋知玉和刘红燕她见面的次数不算多, 每回凑一块聊的都是各种花样子,要弄点什么小巧又
致的,才能贴上去好看。
她年纪大, 算过来她得喊她一声阿婆。
宋知玉也不可能去问家老
家叫什么名字,所以一直就阿婆阿婆地喊了
, 提起来也只是用刘红燕
这个称呼。
不过在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位阿婆确实和她的外表一样, 是个讲究。
出门必定是要打扮地整齐,连发都要梳的光亮,身上可以没有首饰,但绝对不会让
看着脏
。和她合作,宋知玉也挺省心, 只要定好了收货的时间和数量, 到点她那边就会派
送来, 只会多, 不会少。
质量上也都很好。
就算是这种一个才一两毛的小东西, 她都绣的很细致。
宋知玉当时订的时候没想到做工会那么致,比后
那些网上卖的很贵的手工艺品也不差什么。要不是现在这个年代卖不上价格, 她肯定没法让
帮着给做这种小东西, 仔细一看她就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要不是现在这个物价摆在这里,再加上
袋里的钱实在是不好轻动, 她肯定还要再给老太太涨点价格。
其实也涨了的。
本来是统一一个一毛钱。
后来分花样,那些复杂的就加钱,最贵的能加到两毛五分。
这价格宋知玉觉得她是占了大便宜, 实际上刘红燕他们家里也觉得她是个宽厚, 给的价格十分公道。
这种小玩意毕竟是贴在指甲盖上的。
再致能大到哪里去?
顶多就只有三分之一, 或者二分之一的指甲盖大, 再细致绣起来也方便。
别的绣个中大件,绣三四个月,也只能赚一百来块钱。特别大的赚的钱倒是也多,可你得卖出去啊,要是有来定,也要绣个一年半载,不能说不赚钱,和别的
比起来已经是非常赚钱了,不然刘红燕她
在家里也不能那么板正。
她在家一向是不沾什么粗活累活的,就怕伤了她的手。
也就当年受累的时候,跟着苦了一段时间,老了家里儿子儿媳也是不敢让她多碰这些东西的。不过说是这么说,时间久了肯定还是有点微词,比起来其他
家里都有老
帮着下地帮衬,他们家就一个老爷子,家里做饭都得儿媳
来忙,可不就会冒出点小花
来嘛。
刘红燕她以前也不在乎这点,她是能往家里赚回来钱的
,儿媳
心里再有点什么想
,还能真开
说点什么?
她可是当婆婆的。
可坏就坏在这一年里家里的好事不少。
先是她孙刘红燕出嫁,亲孙
,从小看到大的,嫁
她肯定得贴补一二,手里存的钱这就舍出去了不少。再是她
儿,嫁出去好几年没动静,本来还着急呢,结果突然有了声音,还一怀就是个双胞胎。
喜庆是喜庆,生起来够费劲的。
养起来也费钱。
生的时候还难产,两个小的出来的时候直接在医院待了整整三个月。这不得,她手里剩下的钱也被掏了个净。
好在还有宋知玉那边的单子,看着小,但一次货也能有一百多呢。不是特别细致的东西还能让
先帮忙把前
的昨晚,后面再补上更细致的绣,对她来说,比直接绣件要省力不少。长远来说,是一个让她和家里
都很满意的活。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那两个双胞胎又病了……
这回直接送到了海市那边。
传回来的消息是想治好要很多钱,最少要一两万呢。两家加起来都没那么多钱,再加上之前已经付出去不少,实在是没办法,她这才……
“宋丫……”
刘红燕她张了张嘴,感觉自己这张嘴真是有千斤重。她一辈子都是讲究的
,除了穿着打扮,最最看中的就是信誉。
谁家说好的事办不到都要被她看低两分,谁料到临老了竟然做出了这么自己打自己脸的事
。
“我对不起你。”
“我……向别家也供了货。”
这个事,家里都劝她,说她和宋家丫
又没签合同,没有法律可以管。就只是定了个契,每个月他们来说要多少,她这边再准备,她那边是宽厚,可他们这边也没缺斤少两嘛。这会儿他们也不是故意的,谁让他们遇到了难处,缺钱。
为了救那俩双胞胎,家里的钱都快掏了,要不是家里还有地有存粮有菜,现在家里吃饭都够呛。
愿意出高价从她这边买布艺贴的,就是她儿媳带着
进的门。
她知道她是觉得嫁出去的姑娘怎么还要他们家里那么补贴,钱全花光了,到时候他们家怎么办?现在是还没那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