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这么小的,因那些想买个儿子传宗接代的家,则会选择年纪更小一些的,五岁孩子大多已经记事了,想要隐瞒他们的身世并不容易,因此,真心想买来当儿子的
家,更喜欢三岁左右的孩子。
为什么是三岁,而不是一两岁呢,因为小孩子容易水土不服,一两岁的孩子若是病了,看病买药又是一笔银钱,若是治好也就罢,治不好就白白损失了一笔银子。
因此,根据汪海泉的分析,五岁的小万崽,卖给当儿子的可能不大,十有八九是被卖给了小倌堂子或者戏班子。
这些年,汪海泉一直在做行商,也有些脉,他花了些银子,托
找了清苑街面上的帮闲
,很快便查出来,清苑的小倌堂子和县城里的戏班子近期都没有买过小男孩,倒是有客栈的伙计说,前阵子有乡下
台班子的
,在他们店里住了一晚,走的时候,带走了两个小男孩,全都长得唇红齿白,白白
,这两个孩子长得好看,伙计觉得进
台班子太可惜了,因此才记忆
刻。
清苑县城里的戏班子好查,外面的台班子就不好查了,那些班子演一台换个地方,居无定所,想要找到他们太难了。
好在伙计记得台班子的
是两个三十多岁的男
,其中一个言谈举止
里
气,另一个走路有点瘸,
里
气的那个
,称呼他为班主。
汪海泉回保定,是想带汪平汪安过去,父子三分
寻找,
过留影,雁过留声,
台班子要吃饭,就要演戏。
只要他们在一个地方演过戏,就会留下踪迹。
第2章 迷香和哑香
明卉想了想,去了隔壁的院子。
看到明卉,汪海泉怔了怔,很快便想起这是谁了。
“你是不晚吧,长这么高了?”汪海泉三十四五岁,国字脸,常年在外奔波,皮肤黝黑,笑起来有两个大大的酒窝,明明是个黑壮汉子,却因这对酒窝,凭添了几分亲和。
“海泉叔。”明卉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汪海泉没有多想,转身回到自己住的屋子里,拿出一个大油纸包,笑着说道:“这家烧饼在清苑很有名,你拿回去,给你家姑娘当零嘴吃。”
明卉笑得合不拢嘴,海泉叔和崔娘子生了两个儿子,两一直遗憾没有
儿,看到小
娃就特别喜欢,小时候,海泉叔每次从外面回来,总会想方设法带些好吃的好玩的回来。
她脆生生地答应着,又道:“海泉叔,大小姐让我给您带点东西。”
“给我的?”汪海泉诧异。
“嗯,大小姐说了,这东西兴许您在外面用得上。”
明卉掀开盖在篮子上的蓝花布,从里面拿出两只婴儿拳大小的罐子,她把其中一只罐子推到汪海泉面前,说道:“黑色罐子里的是安魂香,若只是闻一闻,可以睡上一炷香的时间,若是焚了,至少能睡上三四个时辰,且,这种安魂香虽然称之为香,实际上并没有味道,混进寻常香料之中,即使是此道高手,也难以分辨。”
汪海泉听得目瞪呆,明卉掀起罐子上的木塞,从里面拿出一张小纸,纸上密密麻麻,用蝇
小楷写着用法。
汪海泉这才反应过来,接过小纸看了两遍,确定记住了,将小纸扔进火盆里烧成灰烬。
明卉又把另一只罐子推到汪海泉面前,道:“这只白色罐子里的,是缄言香,只能名字,海泉叔便猜出一二了吧。”
汪海泉迟疑着点,问道:“莫非能让
变成哑
?”
明卉噗哧笑了:“不是变成哑,只是让
暂时不能讲话而已。”
“哦哦,暂时?暂时是多久啊?”汪海泉走南闯北,也见识过江湖上的伎俩,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些伎俩与大小姐联系起来。
在他眼里,明卉还是个孩子。
明卉看出汪海泉眼中的疑惑,笑嘻嘻地说道:“十二个时辰,不过这也因而异,年轻力壮身体强的
,缄言的时间会相对短一些,不过也顶多短上两三个时辰而已。”
明卉打开罐子上的盖子,里面也有一张小纸,她把小纸递给汪海泉,汪海泉仔细看过,把小纸扔进火盆里。
“海泉叔,这两种香的用法,您都记下了吧。”
汪海泉把两张纸条上的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定记住,这才点点:“记住了……只是,这真的有用吗?”
他知道汪真会制香,偶尔制一些,赠送给云梦观的香客们。
只是,大小姐给的这两种香,明显与汪真所制之香不同,不似佛堂道观用的,也不似文
雅士、闺阁
子用的,倒像是江湖
用的迷药啊。
不晚假装不高兴,赌气地说道:“海泉叔,您不信我,难道也信不过大小姐?”
汪海泉想说,就是因为这是大小姐给的,他才不相信的。
有一年过年他回到云梦观,大小姐那年只有七岁,把他拉到没的地方,秘兮兮地递给他一颗黑乎乎硬梆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