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嫔身边的,林太嫔出自河间林氏,与林老太爷是本家,林家和江家是姻亲。”
明卉向汪真解释林太嫔和肖嬷嬷何许
也,在她看来,汪真
不会知晓宫里的事
。
汪真看到那只银镯也是一怔,这不像是江老夫
平素会戴的。
手一轻,汪真
蹙眉:“空芯的?”
说着,她便将那只银手镯拿在手里仔细端祥,纤长的手指一一抚过那几朵凸起的梅花,忽然,她的眉微不可见地动了动。
“这几天你没来,崔娘子做了很多你吃的东西,你去看看吧,她一直在等着你。”
明卉一直在留意汪真的
,细微的变化也被她捕捉到了,她假装没有看到:“师傅,我不喜欢戴镯子,这只手镯您替我保管吧,免得哪天我没钱花了,当银子给铰了。”
汪真哭笑不得,挥挥手,把她赶了出去。
转瞬,小院里便传来孩子银铃般欢快的笑声。
第90章 迟来的血书
汪真听说过林太嫔,也听说过肖嬷嬷,有一年明卉从慧真观回来,说要住几天,因为是江贵妃忌
,太后派了肖嬷嬷前来拜祭,肖嬷嬷是林太嫔身边的
,林太嫔与林老太爷同是出自河间林氏。
明卉之所以说得这般详细,是因为这当中有一个她们共同认识的,林老太爷,明老太爷的同窗兼道友。
那也是肖嬷嬷最后一次来保定,林太嫔去世,肖嬷嬷得了太后恩典,出宫养老,她要跟随侄儿回归故土,为此,两位江老夫还让明卉制香送给肖嬷嬷。
这件事对于师徒二而言,只是一件小事,无论是林太嫔还是肖嬷嬷,都与她们的生活隔得太远。
汪真把那只手镯拿起来,缠枝梅花的样式,光滑的镯面上梅枝缠绕,点缀着五朵小小的梅花。
汪真走到窗前,夏
阳光透过窗子,照在手镯上,梅花上做成花芯的小小凹点清晰可见。
银镯戴得久了,岁月在花芯上留下了痕迹,但因为梅花太小,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
每朵梅花都有花芯,有的五点,有的一点,有的两点。
汪真从针线箩里拿出一根绣花针,试着从有一点花芯的那朵梅花开始,把绣花针捅进花芯的凹处,然后是两点花芯的梅花,接着是三点、四点、最后是五点。
手镯纹丝不动。
汪真吸一
气,又从五点开始,接着是四点、三点、两点、一点。
啪的一声,手镯从其中一条梅花枝处忽然裂开,露出一角白色。
汪真的心砰砰直跳,大江氏把这手镯送给明卉,并非真的给明卉本
,而是想借着明卉之手,把手镯
给她。
汪真小心翼翼将手镯里的东西取出来。
那是一条白绫,上面暗红色的字迹,触目惊心。
这是一封血书。
并且是写给先帝废后童氏的。
汪真先看落款,江绮年。
江绮年是江贵妃的闺名,这是江贵妃留下的血书。
汪真飞快地看完血书上的字迹,字迹并不工整,但是很小,像是用针或其他细物蘸血写的。
只看到一半,汪真便已泪流满面。
再看落款下的期,这应是江贵妃被赐死的前一
。
那时江贵妃已被囚禁,她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将这封遗书给了同在
宫,与江家是姻亲的林美
。
这是她最后的希望,她希望林美能将血书转
给童皇后,然而不知为何,这封血书一直留在了林美
手中,后来林美
成了林太嫔,她临死时,把这只手镯留给了肖嬷嬷。
肖嬷嬷每年都会来慧真观祭拜江贵妃,她与大江氏好,或许大江氏曾经对她说起过自己吧。
所以当肖嬷嬷终于得以离开皇宫的时候,她便将这只手镯给大江氏,她不用明说手镯里面有什么,只要说这事关宫闱,大江氏就会想办法把这个烫手山芋
到自己手上。
汪真苦笑,林太嫔没有将血书毁去,想来是心中有愧吧,她是甲子案的受益者,她没有替江贵妃申冤,却借着江贵妃的冤屈,从美
升到嫔位,即使新帝登基,她也能得以善终。
汪真找到火石,点燃一根蜡烛,看着火焰将那封血书一点点吞噬。
这封血书上提到的那些,她是唯一还活在世上的……
江贵妃在血书上说,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皆不是死于她之手。
先帝有仙根,少年时就信道,登基后政务繁忙,可也没把修道的事搁下,兴建紫霄宫之后,遇到难事,先帝便会请灵霄宫的师道长排忧解惑。
先帝的子嗣不多,贵妃娘娘诞下太子的第二年,中宫童皇后便生下了二皇子,可惜二皇子没有撑到洗三就夭折了,次年高淑妃生了三皇子,第二年,童皇后又有了身孕,那时后宫里有三位娘娘有孕,除了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