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也是,用过晚食,在院子里走了几圈消食,洗漱之后,脑袋沾到枕上便睡着了,再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
明卉揉揉眼睛,对不晚说道:“今天你把我从保定带来的箱笼整理一下,有两本游记,你找出来,我晚上要看。”
今天不能再早早睡了,一个顶多能活到八十岁,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若是有六个时辰在睡觉,生命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八十岁变成了四十岁,再减去小时候不记事的那几年,以及最后老湖涂的那几年,
这一辈子,真真正正清醒着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年了。
而能活到八十岁的,可没有几个,这是老寿星,一个县也没有几个,明卉可不觉得自己有成为老寿星的潜质,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少睡觉。
所以今天晚上,明卉决定要看书了,亲爹亲笔写的游记,她还没来及看呢。
用过早食,明卉便让汪安去找了闻昌和孟小海过来。
叶霆的母亲当年途经保定,最后去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京城,那么她来京城的目的,有可能就是为了找叶霆,十有八、九,叶霆来过京城。
余杭离得远,一时半刻不能查到叶霆以及他的母亲,可是京城就在眼前啊。
虽然叶母与冯氏在气质上判若两,可是明卉直觉认为,这两
之间一定有关系,一是她们的五官几乎一样,二是那支刻着冯字的竹枝簪。
闻昌和孟小海前脚刚走,朵朵便跑了进来:“大小姐大小姐,长平侯府来了一位嬷嬷。”
长平侯府的嬷嬷?
明卉想起了定襄县主身边那位袁嬷嬷,莫非还真让二嫂三嫂说中了,只要她在京城,定襄县主就会时不时地刷新存在感,把她叫过去立规矩?
明卉有点烦,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出去逛街呢。
明卉没让袁嬷嬷进屋,她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接待了袁嬷嬷。
明卉没有猜错,袁嬷嬷真是过来请她明天去侯府的,当然,袁嬷嬷的话说得很好听,长平侯府才是家,既是一家,总要回家去看看,哪有新媳
连家在哪儿都不知道的道理?
大少不必多想,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请大少
回去认认门。
大少也是给侯爷和县主磕过
的,是霍家的媳
,当然也是侯府的媳
,大公子公事繁忙,平时不在京城也就罢了,大少
住在外
也就罢了,可若是连家门都不
,传到御史耳中,大公子免不得被
指摘,毕竟那些御史,整
就会盯着勋贵和武将们找差错。
袁嬷嬷说得舌燥,见明卉
越来越严肃,偶尔还会目光凌厉地看着她,袁嬷嬷心里没底,这位新
年纪不大,怎么这眼这么吓
?竟有几分宫里出来的老嬷嬷的气势。
前几次见到时,明明是个天真单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姑娘啊,怎么这成了亲,就像是变了一个?
十几岁的小丫,忽然变成四五十岁的老嬷嬷,你说吓
不吓
?
见袁嬷嬷终于打住了话,明卉端起石桌上的茶杯喝了一
,声音凉凉:“说完了?”
袁嬷嬷讪讪:“说,说完了。”她老家已经忘了有多少年没有结
过了,她是县主身边一等一的大红
,侯府里谁不给她几分面子,她还会有露怯的时候?
可她现在,确实露怯了,面对一个刚进门没几天的小媳。
明卉哦了一声,目光停在袁嬷嬷脸上迟迟没有疑开,袁嬷嬷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这位少要
嘛?
终于,明卉点点:“你回去转告县主,明
我登门拜访。”
第247章 一篮水果
袁嬷嬷没有想到明卉竟然会同意!
就是刚刚,她其实是抱着罐
摔的想法说出后那段话的,毕竟,明卉的眼太吓
,袁嬷嬷无法假装没有看到。
好在她有底气,定襄县主就是她的底气,明卉若是聪明的,就不会当面发作她一个下,所以她
着
皮说完了那番话。
事实证明,她赌赢了!`
明卉不但没有当场发作,而且还答应明天回侯府。
临走的时候,明卉还亲自给袁嬷嬷打赏了一个荷包。
袁嬷嬷捏了捏,荷包里硬梆梆的,是银锞子。
袁嬷嬷心中欢喜,脚下生风,可是出门时却被门槛绊了一下,险些摔倒。
这是冯宅,是民宅,门槛能有多高?
袁嬷嬷从小丫鬟做到老嬷嬷,论起礼仪规矩,比起宫里出来的也毫不逊色,像这种被门槛绊一下的事,已经二十年没有发生在她身上了。
袁嬷嬷回看一眼那平平无的民宅门槛,眼前忽然浮现出明卉凌厉如刀的眼,袁嬷嬷勐的打个寒颤。
她怎么一时兴起,竟然忘了这位大少是在道观里长大的了。
当年,袁嬷嬷在慧真观里,亲眼见到病体支离的明卉,凭她多年的经验,这位明大小姐即使那次能活过来,也是个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