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给叶超介绍,在场的。
“这是我侄媳,林秀英,这位是总编高才,这位是美术编辑邱艳玲。”
说完这,李师傅又拍了拍叶超的胳膊,“我得意门生,叶超,一年多出师,媳跟你们一样,都是知识分子,还有对最好看的龙凤胎!”
叶超眨眨眼,师父咋啥也往外说?
虽然是事实,但是……咳,低调呢?
林秀英最先发言,“小超你不知道,我二叔每次回老家都得夸你,聪明好学,天赋高,长得还好。
原本还以为二叔夸大其词,今儿见着了,是名不虚传呀!”
林秀英看上去差不多三十来岁,格开朗,说话的时候一点儿不做作。
也因为这样爽朗地说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房间里并没有多加一个
坏了之前的氛围。
“社长过奖了,都是师父教的好。”叶超客气地回,又很有眼力劲儿地拿起水壶给大家的杯子里添了水。
“叫社长外道,叫秀英姐就成。”林秀英接话,又主动切主题,“听二叔说,你是想了解了解发表文章的事?”
叶超感激地看着林秀英,对方这样不兜圈子,摆明了是给李师傅面子,拉实在呱。
于是叶超也不扭捏,询问了一下现在的行。
比如说发表一篇文章,需要什么要求,对文章的题材有什么限制。
比如想要出书的话,要如何申请,需要怎么作。
林秀英等看出来叶超是有意投稿子,但是实话实说,想要被选中还得拿作品说话。
当然,相对来说,只要叶超写的不算太差劲,倒是可以在排版的时候做些调整,弄到不显眼的地儿也能成。
得了想知道的答案,叶超表示回家准备手稿,到时候给送出版社去。
能不能过审到时候看了再说。
见叶超没有自大,也没找李师傅给说,林秀英对叶超的印象更是好了三分。
不过在她眼里,叶超炒菜或许天赋高,但写文章咬文嚼字的,不一定能成。
她还在李师傅那里得知,叶超就是小学文化。
不是嘲讽,但小学文化的能写出好文章来,她是没抱希望。
主编高才同样心思,但出于礼貌,都没点。
美术编辑邱艳玲的年纪跟叶超差不多,她过来其实是李师傅为了避嫌特意安排。
邱艳玲不来的话,只有林秀英一个同志,即便是亲戚,李师傅也觉得不妥当。所以当时去找
的时候,顺便多叫了两个同志一起过来的。
晚上叶超下了班回家,第一时间把打听到的事面对面告知宁宛。
可以自由投稿,但是现在还没稿费,如果文化水平还行,只要加了公章证明政治身份净,就可以给发表上。
这个结果多少跟宁宛预判的差不多。她索放弃发表文章的散钱,准备用第二个计划。
第二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大,周期长,现在已经到了着手准备的时候。
“阿超,你有没有问,自己掏钱出版可以不可以?”
叶超一讶,他之前问的够全面,没想到还是有遗漏。
自己掏钱出版,他根本就没想到。
宁宛看向西屋的门,叶超秒懂,立即在里面上了门栓。
宁宛将两个小团子放在炕上,带着叶超闪身进了空间。
叶超也严肃起来,知道媳这是有大事要讲。
“阿超,我爸之前说今年可能要彻底整改教育的事,所以我一直督促你学习。
实不相瞒,不出意外的话,到不了年底,应该能恢复高考。”
宁宛的话刚说完,叶超就领悟到了媳的心思。
“你是说,我们自己出辅助的书籍?高中课本知识繁琐不容易学,我们总结一下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归纳在一本书里,到时候卖?”
叶超的话说完,两的
绪都激动了。
宁宛是因为叶超聪明的猜透了她的想法,叶超是因为媳这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