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天骄(科举)

关灯
护眼
寒门天骄(科举) 第6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羞愧,“是学生狭隘了。”

“无妨。”公孙瑾不在意地摆摆手,“一般家的藏书,外借都不易,你有所顾忌也正常。我们公孙家也有不外借的书,这些书在家族看来都是小道,传出去也无碍。”

萧景曜对着公孙瑾拱了拱手,以示自己的敬佩,心里则在想,不知公孙瑾这位离经叛道的侄子,是不是真的同那几位大佬有联系,下回写信可以问一问这事儿。

公孙瑾则让萧景曜先别想这些事,好好看书,每天写一篇杂文一篇策问,到了休沐都拿过来给他检查。

萧景曜自然连声应下,名师公孙瑾一对一指导,多少权贵子弟都享受不到的待遇,谁拒绝谁傻。

萧景曜几乎每天都泡在公孙家的书房里。他看书快,记忆力强,但这些书的内容并非只要死记硬背就能理解的。贪多嚼不烂,萧景曜大多选择记个两三本,回家休息时,再慢慢在脑海里复盘,逐字逐句理解。

晃眼又是一个月,京城的雪下得更厚了。每天清晨,大户家门,都有下拿着扫把认真扫雪,免得主家出门,踏进雪坑里,湿了鞋袜。

萧景曜还是雷打不动地前去公孙瑾府上看书,他现在穿的是内里有毛的毡靴,外披了件裘衣,缩在裘衣里的手还捧着个小香炉,里面放了上等的银丝炭,一点烟雾都没有,放几块在香炉里,能燃几炷香的时间,够萧景曜从宅子去公孙府路上取暖了。

不过天气委实太冷,泼水成冰的时节,萧景曜踩在雪地上,也觉得脚底的寒气一阵又一阵。到了公孙府时,萧景曜的双脚几乎冷到没有知觉。虽不至于“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但也冷得直打哆嗦。好生体验了一回古求学之艰辛。

好在萧景曜身子骨强健,喝了杯热茶便缓了过来,继续听公孙瑾的指点。

这段时间下来,公孙瑾对萧景曜的态度越来越温和。若是说公孙瑾之前只是出于才的心里,才对萧景曜多加关照。那么现在,公孙瑾对萧景曜的护,除了惜才之心外,也有几分师生谊。

萧景曜也会做,还有个商满点的亲爹。萧元青都不用萧景曜多心,一听说公孙瑾愿意指点萧景曜,萧元青早就为萧景曜准备好了最合适的礼物。不一定贵重,却足够贴心。

公孙瑾心里很是熨帖。

流多了,除了功课和聊其他学问之外,公孙瑾还会对萧景曜说一说京城内各个高官的喜好,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

对于萧景曜来说,这一块知识点基本算是空白。还是吃了出身不高的亏,萧景曜能知道六部尚书是哪几位大就不错了,至于他们的家族和姻亲关系……不好意思,这个内容超纲了,萧景曜想打听也打听不出来。

这些际关系后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萧景曜听得格外认真。

公孙瑾见萧景曜专注的眼,心中又是一笑,只觉得萧景曜聪慧剔透得简直过分,天生就知道哪些东西要紧。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委实难得。多少官员在官场蹉跎半辈子,都领悟不到这点,萧景曜却仿佛天生就懂,不需要刻意提点,他就能在一堆东西选出对自己有用的。

这是天授,一般根本学不来。

公孙瑾心里也暗暗松了气,心说萧景曜既然有这份机敏,他先前一时高兴太过,让萧景曜在正宁帝那里挂了名,当时他还有担心,这对萧景曜来说不知时好时坏。如今见萧景曜心思灵透,公孙瑾也放下了心里的担忧,只觉得这对萧景曜来说也算是一份机遇。

而萧景曜现在的表现,让公孙瑾相信,他能抓住这份机遇。

公孙瑾待萧景曜如此宽厚,自然也让公孙夫上了心。对方心里一琢磨,试探地问公孙瑾,“夫君如此看重萧景曜,想必他的才学确实出众。如此出类拔萃的年轻,夫君可是有意和萧家做亲?”

十三岁的少年举,便是放在京城,也足够引注目。要不是萧景曜每天往公孙府跑,一看就是和公孙瑾关系匪浅的样子,萧景曜现在住的那间宅子,门槛都要被媒婆给踏平了。

所谓五十少进士。这个时代,五十岁才中进士都算年轻,萧景曜这个十三岁的少年郎,在一众举中,当真是年轻得太过突出了。要是他这次能顺利考中进士,那更是了不得,大齐还没出过这么年轻的进士呢。

家里有闺的,怎么看萧景曜都觉得这是个极好的婿选。长得俊,有才华,还年轻。就算本来就打算拿儿来联姻的家,都十分心动。他们虽然想拿儿的亲事为家族收拢更多的优秀才,但也不想落个不顾儿死活的名声。把儿嫁给四五十的进士当填房,进门就当娘,还是把儿嫁给前途无量的十三岁举。只要脑子没毛病的,都知道选哪边。

公孙夫想到婚事上,也不意外。只可惜公孙瑾没有适龄的儿,不然的话,公孙夫都想让萧景曜当自己的婿了。

公孙瑾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不由失笑,“我看景曜还没开窍,会试要紧,婚事各有各的缘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