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了,怎么还能像个五岁幼童一般,因为思念母亲而在
前泪流不止?
老太妃却笑得更慈祥了,“陛下至纯至孝,窦姐姐定然高兴。”
“这个椅确实巧妙,老身胆敢请求陛下,在老身去给窦姐姐之时,将这个
椅也烧给老身。我也好向窦姐姐展示一番陛下对我们的恩典。”
正宁帝点,“母后故去时,还未下不来床,应当用不上
椅?”
说着说着,正宁帝又有些犹豫了,“这等新玩意儿,不管母后用不用得上,朕都给母后供奉一份,也让母后看个新鲜。”
就给母后烧一份,父皇,没有!
正宁帝抿着嘴,做了个愉快的决定。
很快,正宁帝因为看到新做出来的椅,想到故去的窦皇后,并且亲自烧了一个
椅给窦皇后看个新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了京城各大权贵家里。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正宁帝都亲手为生母烧了个椅以表示自己对生母的孝心,他们这些臣子还能闲着?
一时间,京城中的椅供不应求。那位得了萧景曜指点的匠
从天而降一个大馅饼,订单多得简直能排到明年。真是幸福的烦恼。
让权贵们等这么久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跟随正宁帝的速度要是不够快,怎么能体现自己对正宁帝的忠心?
这时,萧景曜顺手卖了一波图纸,解决了权贵世家的燃眉之急。这等权贵家,家中
仆无数,名下产业更是多种多样,要找个按照图纸做
椅的匠
,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那位接到订单的匠也没吃亏。权贵们的生意他做不了,还能做百姓们的生意。
京城百姓消息最是灵通,生活水平也是整个大齐的百姓中最高的。权贵之家流行椅,陛下还亲自供奉了一个
椅给故去的太后娘娘,说是那
椅可以给不良于行之
一些便利。
家里有病的,顿时心动。
照顾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病
多年卧病在床,心
不好,脾气也会越来越差,照顾这样坏脾气的病
,更是一种折磨。
有了椅,能推他们出去散散心,不管有不有效果,反正陛下都夸了,他们给家中买
椅,必然也是孝顺的行为!
这椅,买了!
家中有高寿长辈的,身子还颇为硬朗的,同样也买了。被问到
上后才说,虽然老
家没什么重病,但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病痛,尤其是骨
,很是脆弱,偶尔身子不舒坦,往
椅上一坐,让子孙推着他们出门,他们舒服不说,还能为子孙博一个孝顺的好名声。
多好。
就连萧景曜都没想到,事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宫里的老太妃,真的是助攻啊。
椅都火
成这样了,萧景曜这个最先想到做
椅的
,自然是得了正宁帝一份丰厚的赏赐,一时风
无两。
萧元青已经见过一次大世面了。上回正宁帝亲自下旨给萧景曜赐婚,萧元青就战战兢兢地捧着圣旨,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现在那份圣旨还好好地摆在祖宗牌位前,萧子敬来了京城后,当即带着齐氏等给圣旨磕了回
,而后摆上列祖列宗的牌位,每天三炷香。
这会儿宫里来了赏赐,萧元青可比上回镇定多了。奈何萧元青镇定了,萧子敬没办法镇定啊。萧子敬可是五十多岁的了,一个激动之下,连呼吸都忘了,心跳急剧加速,还没等内侍报完赏赐的东西,萧子敬就已经晕了过去。
萧景曜赶紧谢罪,命去请大夫。
传旨太监同样有一瞬间的惊讶,但是他传了多年的圣旨,见过的大场面多了去了,只是晕过去一个,完全是小问题。正好现在萧景曜风
大盛,传旨太监也想卖萧景曜一个好,见萧景曜慌忙请罪,传旨太监当即笑道:“老大
高兴得晕了过去,萧翰林至纯至孝之
,担忧萧老大
,乃是
之常
。萧翰林果然不负陛下夸奖,十分孝顺。”
嗯,正宁帝在还没给萧景曜赏赐之前,就对得用大臣们夸萧景曜至纯至孝,简直把萧景曜的名声刷到了一个巅峰。
别说其他了,就连受正宁帝重用的六部尚书,现在都有些酸了。
他们倒不是眼红萧景曜获得的那点赏赐。都当上六部尚书了,谁没被正宁帝赏过东西呢?
重点是名声啊名声。
大齐以孝治天下,正宁帝金玉言,连连夸萧景曜孝顺。那简直是拿自己在给萧景曜刷名声。
他们当年刚踏官场时,有过这样的待遇吗?
六部尚书从未见过柠檬,却已经化身成了柠檬。
好在他们也就在心里酸上那么一酸,对萧景曜没什么恶感。相反,他们十分看好萧景曜。
六元及第已经证明了萧景曜的才华,现在萧景曜一直待在翰林院,一是规矩如此,二是他年纪太小,不好给他太要紧的任务。
官场上,年纪太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