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天骄(科举)

关灯
护眼
寒门天骄(科举) 第8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了他!

正宁帝现在的想法,就跟后世无脑护着熊孩子的熊家长差不多。又因为正宁帝大权在握,杀伤力更大。

宁王府的属官全部换了一批,贵妃娘家兄长,鸿胪寺卿被降职,贵妃本来执掌凤印,管辖六宫。现在正宁帝一道谕,后宫就变成四妃共同管理。

虽然后宫的变动对太子没什么直接好处,但能打击到宁王的势力,太子就开心。

宁王对上太子,完败。

但太子也不是没有损失,翰林院那位好心提醒萧景曜的同僚,没过多久就不见了踪影。

而翰林院其他露出来的太子党和宁王党,都遭到了正宁帝的清洗。翰林院学士更是由秦学士换成了赵学士。

当然,正宁帝也没用宁王和太子相争为借处理官员。这件事被正宁帝压得死死的,正宁帝绝不希望所有都知道宁王和太子相争之事。所以这次官员的变动,正宁帝都费心找了别的理由。

比如秦学士之所以丢官,就是有御史弹劾他治家不严,族借他的名义鱼乡里。秦学士已经脱去官袍,现在正在流放的路上。其他被处理的官员同样都有正当罪名。

完全和太子与宁王之争无关。

至于宁王府属官全都换了?宁王上回进宫不久后就病了,正宁帝大怒,觉得宁王府伺候宁王不够尽心,重新为宁王换了一批得用的属官。

这分明是正宁帝对宁王的拳拳父,和皇子相争有什么关系?

天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派和乐融融,怎么可能会出现皇子相争之事?

不知道的忍不住感叹正宁帝真是位关心儿子的好父亲,知道的更是一言不发,睁眼说瞎话夸正宁帝护诸位皇子,皇子们也孝顺,堪称天家典范。

正宁帝不声不响就将事平息,本以为快刀斩麻解决了儿子们的矛盾,却没想到不管是太子还是宁王,对正宁帝的处置都十分不满。

宁王看着自己的新属官,面上叩谢父皇恩典,内心忿忿不平,只道正宁帝偏心。明明他样样都不输太子,为何在正宁帝眼里,他永远矮太子一?嫡子嫡子嫡子,宁王都要恨死太子身上嫡子的标签了。

太子同样心下不满,这次是宁王率先出手挑衅自己,父皇都查明实了,为何还要处理我的

而他们的不满,正宁帝都不知道。

因为经过正宁帝这一次敲打后,太子和宁王又恢复到了还未出宫时的亲密。两接连哭着向正宁帝认错,一个说儿子糊涂,另一个说儿子考虑不周,让父皇伤心,请父皇责罚。

还连手在养心殿内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的戏码。

正宁帝果然十分感动:朕的儿子都是好的。都怪小作祟,离间了他们的兄弟之。这不,误会解除后,两不又感好了起来?

只有太子和宁王知道,他们只是将绪藏得更,争取下一次出手直接按死对方,不给对方任何翻身的机会。

至于造成这一切的导/火/索,无辜的萧景曜萧状元。

正宁帝思索片刻,觉得萧景曜品行端正,心正直,于是将萧景曜提拔到自己身边,给了萧景曜一个中书舍的职位。

萧景曜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萧景曜自己都不知道正宁帝为什么突然给自己来了个官职大晋升。

大齐的中书舍品级并不高,只有正六品。从品级上来看,萧景曜只是由从六品升到正六品,不过是升了一级而已,并不能算是官职大晋升。

但中书舍这个职位可非比寻常,这可是真正的天子近臣,相当于皇帝秘书的角色。每天都能面圣不说,皇帝有什么旨意,一般都是皇帝述,中书舍润色后写好圣旨,由皇帝查看后,确认无误再由掌印太监盖上天子大印,最后由传旨太监出去传旨。

到了大齐,中书舍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甚至可以为皇帝处理重要文书。

这才是萧景曜把中书舍一职比作皇帝秘书的原因。

想想看吧,能呈给皇帝看的重要文书,哪一本不是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就算不是这些大事,朝中大臣的动向,官员党争的内,以及皇帝派去各地的钦差的回信……

这等绝密信息,除了正宁帝和阁老们外,能够看到的,就只有中书舍

所以别看萧景曜只是由从六品升为正六品,但这简直比连跳五级,由从六品升至正四品还难。

正四品已经是同进士的天花板了,许多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个品级。

萧景曜这个正六品的中书舍,可比寻常的正四品厉害多了。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是各州封疆大吏,正二品大员,见了现在的萧景曜,都要客气相待。

这就是翰林院修撰和中书舍的巨大差别。

更别提,中书舍作为天子近臣,可以近距离观察天子的脾气格,揣摩天子的喜好,之后的官途自然能平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