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上去,“陛下请看。”
凹透镜凸透镜都有了,搞个简易望远镜,难度系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萧景曜有时候还会想,要是某一天科技树真的点亮了,望远镜出现,唐振源这个沉迷于占星卜筮的家伙,到底是欣喜若狂拿着望远镜继续观测迷的星空,还是三观碎裂,怀疑
生。
正宁帝起初不以为意,按着萧景曜的提示将望远镜放在眼前,一只眼闭紧,另一只眼凝看去。
卧槽朕看到了什么?远处的东西竟然看得一清二楚?
萧景曜笑得一脸无辜,“都说了它叫望远镜,要是无法看到远处的东西,它也不配叫这个名字了。”
正宁帝大为震撼,很快就让阁老们过来看新宝贝。
兵部尚书把玩着望远镜,嘿嘿笑了两声,十分有老流氓的做派,“陛下,您上回说,等萧景曜后做了什么事,再决定将萧景曜安排去哪个部。臣觉得,他这样的
才,就该来兵部。”
望远镜多适合打家劫……啊呸,是行军打仗。谁说这玩意儿和兵部没关系?
萧景曜:“?”
你们什么时候商量好的?我要升官了我怎么不知道?
说好的在中书舍的位置上再
三年呢?
第05章
萧景曜有点懵。
萧景曜目瞪呆。
萧景曜眨了眨眼, 确信自己没有出现幻听。
这事儿吧……就很离。
虽然说升职加薪是好事,但大齐自有国在,官员三年一考评的规矩摆在那儿呢, 表现得再优秀,也得等三年,积累下的功劳攒在一起升职, 哪有像萧景曜这样,
例擢升一次不够, 还来第二次的?
一年一次例擢升,萧景曜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总感觉这里有什么坑等着自己。
萧景曜直觉往胡阁老的方向看去, 以胡阁老对他的执着来看, 萧景曜合理怀疑这次搞事的就是胡阁老。
萧景曜的目光刚望过去, 就看到胡阁老气得胡须都竖起来了, 唾沫几乎飞到兵部尚书王阁老脸上, “你个老狐狸, 我提了这么多遍,陛下这次也是被我说动了, 让萧景曜去六部, 你现在跑出来摘桃子了?要脸吗?”
萧景曜顿时眯了眯眼,自己果然没猜错,这次确实是胡阁老搞事。
虽然这对自己来说是好事,但萧景曜心里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说实在的,萧景曜还想在中书舍这个位置上多待一段时间,正宁帝和阁老们治理朝政的小课堂呢,常听常新, 每次都有新收获。
再说了,现在萧景曜搞事, 也是仗着自己是天子近臣,每天都能见到正宁帝,可以及时沟通。他能这么大胆地提出这么多想法,很大
况下就是因为正宁帝和阁老们都在,要是他的提议有什么不符合现实
况的地方,执政十五年的正宁帝自然可以发现。要是正宁帝也发现不了,还有阁老们呢。
李首辅三朝老臣,不至于这点政治敏锐度都没有。
说白了就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萧景曜现在搞事完全只管自己提出想法,根本不管具体施行,有什么责任也
不到他
上来。要是让他单独下六部,萧景曜办事肯定又会更谨慎些。
要不是正宁帝确实和传闻中一样的温和,萧景曜也不会这么快就放下戒心,开始搞事
。
到了六部之后,不管去哪个地方,萧景曜肯定还是要看一看周围的同僚们,以及顶上峰能不能为自己扛事。
这么一看,去户部貌似还挺合适的?毕竟以胡阁老在正宁帝面前都跳脚和其他争辩的做派,萧景曜要是想要搞事
,胡阁老还是可以给他担点责任的。
不是萧景曜以小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官场上刀光剑影不要太多,萧景曜要是去了六部还想继续搞事
,那顶
上峰的品行可太重要了。不然,要是萧景曜倒霉碰上个没担当的上峰,事
办好了,上峰揽功劳飞快,要是出了问题,萧景曜这个刚去部门的新
,不就得被上峰推出去顶缸?
好事儿没自己的份,或者大被上峰分走,自己喝点汤。出了问题责任全部都是自己的。这种傻
事,萧景曜要是冲上去,他脖子上的就不是脑袋,而是用来凑身高的榆木。
胡阁老格稍微
躁一些,但也很有担当,以他的傲气,不至于
出拿
顶缸的事
,反而会将此事一力担下,认为这事儿是他同意
的,他也有责任。胡阁老本来就十分看好萧景曜,要是有什么疏漏,他肯定会想办法把萧景曜保下来。
至于兵部尚书王阁老。萧景曜和他不太熟。这位阁老属于贵少言型的,轻易不开
,一开
必定有要事,直
重点,十分犀利。李首辅也是这个路数,但李首辅亲和力比王阁老强,
格更圆融,既能犀利地指出不足,也能拿话将事
圆回来,给对方留一点颜面,不至于让
将公务上的事
转化为私
恩怨。
萧景曜虽然可以在政事堂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