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天骄(科举)

关灯
护眼
寒门天骄(科举) 第20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萧景曜就看着永嘉帝从一开始快被辣出眼泪,到后来大快朵颐,吃得都不抬,也只能感慨一句永嘉帝对辣的适应能力真是一流。

永嘉帝喜欢火锅喜欢到在宫宴上让大家一起吃火锅,热闹又好吃,比以往宫宴上的冷菜好多了,官员们也很高兴,回去后也打了铜锅,呼朋唤友,一起来吃火锅。

冬天吃火锅,舒坦!

尤其是被辣出一汗,浑身轻松,更舒坦。

辣椒也迅速成为王公贵族们喜的食材,各家庄子里都种上了辣椒。也有脑子灵活的庄户,想办法求了些辣椒的种子自己种。就等着种出来后卖给贵

这样味霸道的调味料,一直很受欢迎,只要能种出来,不愁卖不出去。

萧景曜顺便还用辣椒做了点小零嘴,配合豆皮,让做了点辣条,隔壁顾家的小崽子们都馋哭了。

为了这点小零嘴,顾家那几个不念书的崽,现在天天捧着书本摇晃脑地背书,就希望能完成学习小关卡,从萧景曜这里得到小零嘴奖励。

还好萧景曜也就给他们尝个味道,做出的辣条辣度也不高,又都是纯天然产品,对身体没什么坏处,不然的话,萧景曜也不敢给他们吃。

永嘉帝却很喜欢辣条,特地问萧景曜要了方子,隔三差五让御膳房给他做点解解馋。

萧景曜都没想到还能有这发展。一想到以后别一扒拉永嘉帝的用膳清单,发现还有辣条,萧景曜总觉得怪怪的。

这些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萧景曜看着各地收上来的税,笑着问永嘉帝,“如今看来,还是闵州那边直接收税银来得方便。”

永嘉帝也点,“等百姓们种上了土豆玉米和红薯等物,其他地方也将赋税折算成银子来税。这样百姓轻松,官府也轻松。只一点,地不能荒,粮食一定要足。”

萧景曜自然点同意,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这些户籍数,明显有猫腻。有的地方又没碰上灾年,户籍数却一年少过一年。

只能说,这些很有勇气,有那么多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还没学乖,现在又在数据上动手脚。难不成真的觉得自己动的手脚天/衣无缝?

萧景曜叹了气,没有灾年,户籍减少,大概率是少了的百姓成为了隐户,不在朝廷的户籍记载之中,自然也不用税。他们名下的田地,也成了别的,这些别,都是有免税特权的,当然不用再税。

长此以往,朝廷收不上税,隐户百姓依附于,不在朝廷的户籍之中,哪怕是被主家强占了田地,迫他们卖身为,卖儿卖,他们也无从逃脱。

官府和百姓都没落着好,有却两吃,将自己吃得油光水滑,脑满肥肠,是朝廷的另一种类型的硕鼠。

萧景曜将这些有猫腻的地方指出来给永嘉帝看。永嘉帝当即沉下了脸,“朝廷给他们的俸禄还不够多吗,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当官的好处,竟然还不满足,还要收隐户!”

第20章

萧景曜不动声色地翻账本, 耐心地将这五年的账本全都重新查了一遍,将所有错漏之处都整理成册。

户部本部的官员看到萧景曜查账本都出了一身冷汗。没办法,萧景曜那个抄家总督的名实在太响亮。当初, 萧景曜的成名之战就是当巡查钦差去往各州查账。现在成了户部尚书,众再次看到萧景曜动账本,不管心里有鬼还是没鬼的, 背后都是一阵凉意。

想想萧景曜往的战绩,一查账, 查出来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小事,拔出萝卜带出泥, 指不定就要殃及到他们这些小池鱼。

心里有鬼的就更不用说了, 恨不得现在能有颗后悔药给他吃下去, 回到几年前, 就算别给他再多的好处他都不会配合别在账目上做手脚。

在做账这方面, 谁能比萧景曜更厉害?早些年落马的那些贪官, 哪个不是做假账的好手,逃过萧景曜的法眼了吗?动过手脚的官员现在就是后悔, 每天都战战兢兢的, 生怕萧景曜哪天突然变脸,让将他们打大牢,然后熟练地给他们安排上抄家流放套餐。

灰心丧气之下,已经着手安排让家眷离京,或者是单独送走某一个孩子,给家里留一两个血脉。

萧景曜却一直按兵不发。不是萧景曜不想发作,而是这里面的水, 比萧景曜想象中的还要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永嘉帝,也不能一下子莽过去, 将这帮团体全灭。

因为这是触及到了整个官员阶层利益的大事。

隐户这种将自己名下的田地都挂在别名下以求避税的行为,萧景曜简直不要太熟悉。当初萧景曜中举中进士,萧家本家也有提出想把他们名下的田地都记在萧景曜名下,然后给萧景曜点租子,只是萧景曜没有答应。但朝中这样做的官员,绝对不少。

官员名下都有可以免税的田地,或者说,只要有功名在身,就能享受到部分田地免税的待遇,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