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关灯
护眼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8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下之书于咸阳,可如今在赵不息的努力之下只用了几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文化思想的统一,虽说还没有完全完成,可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往后只需要按照这个体系做就可以了。

此事了,嬴政就忍不住惦记起别家的土地来。

北方之地。

一片嬴政已经惦记了很多年的土地。

尤其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匈,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又总是喜欢在秋冬小侵劫掠秦

嬴政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如今百越已定,内部已平,也是时候对匈出兵了。

“如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粮运输。”嬴政对赵不息的态度比起前一段时间又有了不一样。

先前只有赵不息主动询问嬴政,嬴政才会给赵不息一些事,可如今嬴政心里对赵不息的认可又多了一些,会主动跟赵不息提起他的烦恼了。

——当然,目前还十分健康的嬴政对赵不息的态度更多的像是问计谋臣或者培养锻炼继承

兵马未动,粮先行。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粮就是生命,粮少则战败,粮足则胜率大,若是粮不足,甚至根本打不起来仗。毕竟是要吃饭的,要是没有粮,活着都成问题,更别提打仗了。

攻打匈最棘手的事就是粮,先前嬴政也不是没有对匈动过手,只是每每都因为粮不足而只能打几次小型战争,只能起到震慑匈的作用。

想要攻城略地,还是需要发动大型战争才行。

问题则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对外战争和灭六国的统一战争质完全不一样。

《孙子兵法》中说过,打仗最好少带粮,取敌之粮用于自己才是上策。六国之中各个国家都有储存的粮食,秦军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能补贴大半的粮食,剩下的小部分再从秦国运输去。

边打边抢,这才是这时候国与国战争的常态。敌存粮我存剑,敌就是我粮仓嘛。

可百越之地和匈之地则不一样,这两个地方如今都还不是农耕文明,自己都吃不上饭,更不用说供应秦军了,秦对外扩张的粮食都要自己从粮食充足的郡往边关运输。

百越之战第一次大败也有粮供应不足的原因,也正是在第一次百越之战失败之后,嬴政南巡,亲自考察了水路况,而后下令修建灵渠,从水路运粮。

水运比起陆运来大大提高了粮食的运输速率,用灵渠运粮,保证了军粮充足,这也是第二次百越战争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可对匈就不能这样了,贯穿匈和秦朝领地的大河只有一条,黄河。

只是黄河母亲这时候……嗯,脾气不太好,运不了粮食。!

第209章

对于历代君王,黄河这条母亲河能多安静几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尤其是自主要产量地川蜀和河东河内自北方几个和匈接壤的郡,这一段的河水格外汹涌,若是自河内河东向南的那一节黄河还能走一走大船,可向北的那一节黄河就是根本走不了船队了。

原本嬴政是打算在产量郡和上郡之间修建一条宽阔的驰道用来运粮,可这个工程比较浩大,修建这一条驰道少说也得用三年时间,目前来看是赶不及明年春夏时候发动战争所用了。

“如今秦的运力转运粮,自产粮郡运到上郡、云中郡,若是想要供应三十万大军常粮供应,则需要五十万役夫共同运粮。”嬴政揉揉眉心。

发动战争抢夺土地固然是快乐的,可为发动战争准备资源就不是那么快乐了。打仗若是没有分寸,很容易变成穷兵黩武,拖垮国力。

赵不息早就对匈的地方虎视眈眈了,自然也早就和萧何一起计算过运粮时候需要消耗的粮食。

实际上这个比例在《汉书》中也已经有提及了,“始皇帝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也就是说自山东一带运送粮食至前线运粮的成本是二百倍。

尽管在赵不息的多年经营之下如今产粮做多的地方是河内河东一带,距离上郡的距离比从琅琊郡运送要短一些,可成本也将到达可怕的百五十倍之多。也就是说从河内郡运动一百五十斤粮食,路上运粮的和牛马就要吃掉一百四十九斤,最终只有一斤能够到达边关。

厚的家底也撑不起这个消耗法啊。

好在赵不息在和萧何一起算完打仗的成本发现成本太高之后就迅速采取了行动。

赵不息得意:“我有办法可以降低五倍的运输成本。”

咸阳殿中,嬴政的面色顿时轻松了起来,他并不太惊讶。

他的小麒麟心心念念惦记打仗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会提前算粮成本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再加上主管国库粮的治粟内史萧何和赵不息关系匪浅,得到了具体数据的赵不息能算出来确切的运输成本也很正常。

至于降低五倍运输成本……听起来的确很不可思议,不过他的小麒麟总是会冒出一些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