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也是良种供给的源
。
农科属的摊子到底能铺多大,看得就是王姝能提供多少良种。要知道这十六个州里,苏杭乃是大庆的粮袋子。本身农田遍布不说,气候适宜、种植条件绝佳。完全能做到一年两熟。若是此地纳
良种推广的重点区域,需求量是巨大的。
“安心,良种是完全够的。”王姝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凉州的农田产出全用作种,能涵盖三个州。何况王家在江南也是拥有大批农田的。有江南农田的支撑,这十六个州都能供得起。
有她这么说,几位老先生就放下心来。
说起来,几位老先生对王姝的态度颇有些意思。哪怕他们初初识得王姝时,她已经在萧衍行的后院。如今他们还是对王姝被萧衍行困在后院一事颇有微词。时常就要去萧衍行耳边嘀咕两句‘殄天物’、‘焚琴煮鹤’。这要不是萧衍行是主子,他们是恨不得拍桌子让萧衍行放王姝自由。
用穆老先生的话来说,萧衍行把一个救万民于水火的圣给藏进自己兜里了,实在是不成体统。不过他这话也就私下里跟自己学生嘀咕,不敢真到萧衍行跟前说。
王姝知晓他素来推崇自己,听几位老的彩虹
都听得耳朵起茧子。华胜英老
儿刚才忍不住又冒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王姝憋着嘴笑起来:“先生们只管放心,良种一事必不会出纰漏。其他事我亦早安排好,尔等只管放手去做。”
后续的推广程序自有能持。王姝与他们商议好推广细节,留了他们用饭。
等这一帮老儿吃饱喝足离开,王姝才又回了屋里,将宴安给叫过来。
宴安方才也在旁听,农科属推广良种一事他早就听说过。先前以为是华胜英和穆老先生的功劳,如今才发现推广农科属的大脑是王姝。不得不说,他心里对自家老师的敬仰如高山仰止,诚心拜服。每每王姝叫他去书房时,他跑得比什么都积极。
“方才农科属的事你也听了。”宴安是正经给王姝拜过师的,且是萧衍行亲自引荐的。这在古代的师生规矩中,宴安就算是王姝的自己
。王姝自然也不避讳他,“你在试验田这两年,应该也看到不少。试验田的高产量都是要施足肥料的,少一分都不行。”
这一点宴安自然知晓。他从一开始嫌弃,到如今也视这些肥料为宝贝,早已完成了这个蜕变。
“农科属推广良种,你抽个空跟韩啸风联络一下。”
王姝先前跟韩啸风说的沤肥,她当真不嫌脏不嫌臭地沉下心去做。在凉州的沤肥作坊,韩啸风做的似模似样。王姝的试验田也一直在用韩啸风化肥作坊的东西。如今经过两年的努力,韩啸风的作坊也做大,在各个村落都有一个。不敢说成了一项事业,但确实收效不错。
“老师放心,我省的。”宴安点点,这点事他做起来轻轻松松。
王姝于是又跟他说起了来年京城试验田启用一事。
“京城的气候偏偏冷,水田也不多。主要实验对象是小麦,麦种的实验要比水稻难得多……”王姝说的比较细,将细节要注意的点也给他做出解释。
两在书房关起门来上课,正院这边,隋家
忍不住就问起了隋暖枝。
“这王侧妃整里在屋里做什么呢?”
隋家大嫂很是看不惯规矩松散的王姝,身为太子侧妃,竟然如此不守道。院子里整
里男
来来去去。这要是在规矩森严的隋家,这样的
子是要被七出之条赶出家门的。抬
看了眼隋暖枝,她忍不住就开
教训,“太子妃娘娘也不管管?”
隋暖枝被大嫂不轻不重地刺了一句,眼观鼻鼻观心地吹了吹茶水,呷了茶:“大嫂有何高见?”
“不是高见。”隋家大嫂也不是笑话小姑。她自然知晓自己夫君不当用,全家的荣耀就靠小姑。这不是替小姑打抱不平么?一个区区商户出身的侧妃不给正妃晨昏定省,不捧着敬着正妃就算了。仗着得男
宠
,院子里规矩比窑子里的
子裤腰带还松,“这不是替太子妃娘娘着急么……”
这话说的,隋暖枝脸色好看了不少。
其实不止是隋家大嫂,隋暖枝和隋家主母也好。但隋暖枝吃了太多次亏,已经不敢再随意试探。王姝有胆子让进出她的院子,且殿下也没有追问或者为此恼火,这就是有殿下的恩准。
那王侧妃这几见的
是谁?找他们又所为何事?隋暖枝也很想知道。
“大嫂,宫里不像外,不能
说话。”
隋暖枝心里好,面上也不会有任何表示:“侧妃兴许是有什么正事。”
被隋暖枝不轻不重地教训,隋家大嫂顿时就不开了。她不说话,其他几个嫂子就更安分。陪着说了几句话,隋家主母随便找了个理由将几个媳
支出去,转
跟
儿关起门来说私房话。
能说的私房话,不外乎与萧衍行的关系,还有何时能有子嗣。
隋暖枝有苦说不出。她哪里敢说自己嫁进门这几年,萧衍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