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关灯
护眼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4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丸了,还真是有点馋了。

取了些新鲜的牛丸,直接用萝卜炖了,给自己的那一碗撒上一把香菜。

热汤进肚,方念真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新来的副厨方大还是第一次吃到“方记”的牛丸,他之前在中原做厨子,今年听说新云州发展的很好了,才回到家乡。

尝了一丸后,方大显而易见的震惊了一下。

“这、这丸子感这么好啊?还香!”

他在方记了没多久,几乎每一天都会被震撼,怎么新云州现在有这么多自己没见过的吃食了?

好在,他活麻利,分担了“方记食铺”后厨的一部分压力。

虽然食铺里这些核心的菜色他不会做,但是炒个土豆丝,做个青菜,这些简单的活计还是可以的。

食铺的后厨忙,又小,也没功夫避开他做菜,所以方大最近也略懂得了一些菜的做法,只是还掌握不了髓。

他下了工,回到自己家练习的时候,做出来总不是那个味儿。不过,方大觉得,假以时,他一定也能有所进步。

到时候会的多了,掌柜没准就能给他涨工钱了。

他之前带着一家漂泊在外,因为没有土地,吃用都得靠买,和媳两个辛辛苦苦地做工,也没攒下多少钱。

又因为将信将疑,不大相信新云州会变得好起来,错过了新云州的“高速发展期”,现在他们家的子在新云州来说仍然算不上小康。

不过温饱不成问题了,娃娃们还能很少的束脩就去学堂读书了。

想到这里,方大飞快地吃掉自己碗里的丸子,一气喝完了汤,抹了抹嘴就去自己的位置上活了。

方念真师徒三对视了一眼,安子偷笑:“师父,姓方的果然都挺勤快,这招的不错。”

“臭小子,敢调侃我,这才来没多久呢,还是先观察着。我跟他签的也不是死契,有些事还是得防着点儿的。”

安子和小秋异同声:“诶,知道了,师父。”

喝完这碗萝卜牛丸汤,方念真就去“锅里捞”和涮店都巡视了一圈,见各处都良好,没什么异常,她就放下心来。

之前杜河送来的那个巨大个的红薯还没有做,就在宅子厨房里摆着,再不做怕是要放坏了。

她回了宅子,一方面是把那个红薯处理了,另一方面,她又要开始炒火锅底料了。

先把那个红薯胡切成几瓣上锅蒸熟,蒸熟之后拿出来晾一下,把红薯皮剥下去。

方念真嗅着红薯的香甜味儿,切了一小块儿下来自己吃。

唔,跟去年的感差不多,还不错,说明自己地里的红薯品质没有退步。

至于改良品种,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大肃如今推行的红薯品种就是现在这样。

甜度有,但是算不上高;感也有,但是算不上润。不至于吃一红薯就噎得锤一下胸,但是也确实淀感重一些。

方念真不由得怀念起现代的烟薯,至于具体是几号品种,她记不清了。

那种红薯烤出来会冒着蜜汁,甜,香,糯!

吃完一个,舔一下手上遗留的汁都是甜甜的。

方念真那时候光顾着做和吃了,对农业方面的了解却知之甚少。

现在自己有了地,尤其古代又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才知道种田的繁琐与艰难。

这还是建立在她全程“外包”的基础上,若是她没有这一身厨艺,只怕也会生活艰难。

叹了气,方念真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已经晾凉的红薯上。

她打算采用“三蒸三晒”的法子,把红薯晾成

要说这红薯,也不是没有卖的,商队早就带到新云州了。

新云州种红薯比其他地方是要晚上一年的,别的地方早就有研究出红薯的简易吃法了,“晒成”自然也在其中。

商队贩货的时候,也有往新云州带过,这红薯在新云州并不算新鲜物。

只是,卖得也太贵了!

她在新云州的货铺子买了一次吃,味道尚可,但是吃的疼。

也不知道谁定的价,两斤红薯的钱都能买她店里一斤牛了。

不过,今年新云州大批量下来红薯,这个况应该也会有所改善了。

把红薯切成条,不能晒,晒就会发硬,感不好。

最好是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在凉处风

过了那场秋雨之后,新云州就燥起来了,她晾晒房里的葡萄的晾晒进程都加快了,眼看着快要晒好了。

方念真有一太忙,喝少了水,早起还流了鼻血,吓了黄莺一大跳。

把红薯晾上,方念真给自己灌了半壶水,又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始炒底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