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随着海起起伏伏,离的远也看不太真切。母
俩
脆解了小船的绳子一起划过去查看。
徐氏站在船最先看清楚木筏上的
况。
“渔儿,是二丫!”
听到是二丫,叶渔心里一沉,莫名有种不太好的预感。等船划过去看的更清楚时,母
俩都沉默了。
木筏上的二丫气色灰白毫无
气,身旁还放着几个用野花做的花圈。
这是水葬……
“二丫死了?!”
叶渔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既心疼又惋惜,真是好不长命诶。
“既然是水葬,咱们就不要打扰了吧。”
徐氏擦了下眼角,叹了一声。
她想起二丫亲娘还没死的时候自己和她关系不错,还抱过二丫
的。后来没多久自己便生了
儿,婆婆总是到处说自己生了赔钱货就是抱二丫抱的,弄得大家见面都挺尴尬,慢慢便疏远了些。
再后来没两年二丫娘就没了。
这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小小的娃都长成了大姑娘,眼看就能嫁
离开那个家怎么就突然没了呢,真是叫
心酸。
徐氏见儿也很难受的样子,索
不再看二丫
,催着
儿掉
回去。
母俩正要转身突然看到二丫的手指动了动。
“阿娘你看到了吗?!二丫手动了!”
“看到了!我还以为是眼花了呢!”
母俩都看的真真的,绝对不是什么幻觉。这说明二丫还活着!
“阿娘你在船上呆着,我下去看看。”
叶渔以前得过水疱倒是不怕传染。扑通一声便跳下海几下游到了木筏旁。
扒拉在木筏旁她看的更真切了,二丫虽然呼吸微不可查但她的胸膛还在起伏,身体也是热的。
她真的还活着!
“阿娘,把船上的绳子扔过来下,咱们把她拉回去。二丫还没死呢!”
“好好好!”
徐氏连忙应着去将绳子取出来扔下,叶渔将木筏绑的牢牢的然后才爬上船划回岛上。
母俩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将湿漉漉的二丫带回
屋里。
“阿娘你去烧水,我来给她换衣裳。”
“好好,我这就去,渔儿你自己也赶紧把衣裳换了,别着凉了。”
叶渔嗯嗯应着,三两下便脱了自己的衣裳。她身上比二丫还湿,若是不先换衣裳一会儿给二丫换了也会打湿的。
“二丫?你听得到吗?”
叶渔一边给二丫换上净衣裳,一边叫着她的名字。二丫应该是能听到声音的,一叫她名字会皱眉
。
“渔儿,热水好了。你歇会阿娘来给她擦身子。外还熬着姜汤,你去看着点。”
徐氏将儿撵出去,自己用毛巾沾了水给二丫擦身子。虽然她躺在木筏上身子没泡上水,可衣裳都沁湿了,沾在身上被风一吹那不是一般的冷。
二丫长了水疱正是虚弱的时候,不能叫她病上加病。
很快姜汤就熬好了,叶渔直接将锅端进屋里自己喝了一大碗,然后母俩合力给二丫喂了一碗。
已经整整一滴水未进的二丫喝到姜汤后哪怕
还昏迷着身体的本能却让她大
吞咽。
徐氏心肠最软,一见她这狼吞虎咽的样子眼圈顿时又红了。这孩子也不知是饿了多久,连碗姜汤都喝的这么香。
“渔儿,二丫咱救回来了,之后咋办呐?”
叶渔也犯了愁。
二丫得的是水疱,会传的病。现在又昏迷着不知道是什么问题。送回村子里肯定不行,送回小岛上只怕也是个死。
看大夫的话……
叶渔倒是愿意拿钱出来给她治病,但这种病想带到县城里是绝对不行的,只能雇个大夫到岛上来看诊。而且就算是看诊那也得是明,今
天色已晚,划船出去很容易迷失方向。
她是愿意帮却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诶!对了!
桑姐姐就是大夫啊!自己可以将二丫的病状告诉桑姐姐,看看她有没有什么治二丫的法子。
叶渔自己亲身体验过,那边的医术实在是高明的很。
“阿娘你先照看她一会儿,我到那边去找桑姐姐问问看有没有有法子救。”
徐氏一听眼也亮了。那桑小姐医术高明,肯定有法子的。
“去吧去吧,把这手电筒也带上。屋子里有蜡烛就够了。”
叶渔听话的将手电筒揣进兜兜,然后直接穿过石壁到另外一边。这边的天和自家那边的天差不多,都是马上就要天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