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韩小英

关灯
护眼
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49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好,她最喜欢偷耍滑了,让她活,肯定找各种借躲懒。

“妈,你可别动了,我快背不动你了,我大哥也是,这时候不在家,跟我嫂子上哪儿去了?亏了我回来了,不地你不定要在地上躺到啥时候呢!”才十九岁的张建设,体力是不行,他背着葛玉芝从七队到三队,走了半个村子,累出一脑门子汗。

好几次差点把葛玉莲摔了。

“还不是贾大芳那妖,天天勾着你大哥出去躲懒,这会儿谁知道死哪儿去了!”提起来贾大芳这个新进门的儿媳,葛玉莲就大骂。

大儿子娶了媳忘了娘,被贾大芳勾搭得跟她没以前那么亲近了,有儿媳跟没有没两样,啥活都不

她现在这个后悔,只图意贾大芳好生养,彩礼要的也不多,忽略她是个惫懒货了,这要是个能的,她今天至于摔了!

“建设你再受累一会儿,前面马上到了。”她家男也不在家,不然是不是能换着建设背她。

关键时候一个也指望不上。

韩小英没继续听她们母子嘀嘀咕咕的说话,顶着风到了知青点。

肖兰正在炕上缝被子呢,她前两天洗的被子,被单才晾

见是她来了,便打趣道:“小英来了,是风把你吹来的?”

“东北风啊。”韩小英笑道,讨厌的嫁出去了,她早想来知青点串门了。

“呵呵,东北风好。”肖兰笑起来,柳玉洁她们几个跟着咯咯乐。

陶永芳嫁后,知青点还有五个知青,男知青那边也是五个。

这做饭排班儿就出了单数,肖兰带着周文静,让柳玉洁跟廖俊杰一组,这样安排倒没有意见。

韩小英脱鞋上了南炕。

炕上挺热乎的。

在北炕上的周文静看了她一眼,韩小英没主动和她说话,她也不好意思先吱声,她们的关系一直这样不冷不热的,熟悉的陌生

“点长,你们做大酱了吗?”韩小英帮忙扯着被单。

“还没有呢,我想做又担心做不好,你们做了吗?”小英既然问,肯定是有打算。

肖兰也学着做过,但她做出来的酱不是太好吃,万一再做不好吃,不是白瞎了豆子。

“我们已经把豆子泡上了,我过来就想问问你们做不做,要做的话赶紧吧,再两天过年了。”正月也能做,可不如腊月里做的酱好吃,主要是发酵的时间太短,酱里有豆腥味。

肖兰还有些犹豫,北炕上同样在做针线活的柳玉洁脆,她说道:“不行就做个十斤二十斤的,就算做不好还能不好到哪儿去?”她想学着做,怕这怕那的永远都不会,“小英你会,你教我吧。”

“那就做二十斤,文静你去叫廖知青他们把豆子挑出来。”肖兰对周文静说道。

周文静点点出去了。

柳玉洁也收起针线去帮忙。

韩小英在炕上坐着没动,知青点多,挑个豆子不差她一个。

“小英,你们年货都准备完了吗?”肖兰边缝被单边问道。

大红碎花的被面,白色细棉布的被里,这床被子还是她下乡时,她妈拿出来的压箱底儿,平时舍不得盖,她下乡用了四年了,里面棉胎都有些打结了,但还是挺保暖的。

韩小英没好意思说,她们前些天包了六七百个冻饺子。

知青点分的加在一起,也没他们四个准备的多,平时很少有机会吃,一年到也就大年三十跟正月初一能吃两顿多菜少的饺子。

说出来不是故意馋吗?招恨,“我们也没啥准备的。”

肖兰一脸不信,但也没继续问,小英她们几个伙食肯定比知青点要好,瞅小英这小脸上都圆润了。

“小英,你看着好像还白了?”

听肖兰这么说,韩小英抬手摸了摸脸,滑滑软软的,宋大夫配的药膏子擦了近一个月,她脸上的皮肤就明显改善了许多。

摸起来光滑细腻不说,也没以前黑了,她每天都照镜子看半天。

“点长,你今过年不回家了?”肖兰家是省城的,离得比较近,按理她应该回家过年的,但看她这意思,是不想回去了。

“不了,回去也住不了几天,还得来回折腾,天怪冷的,遭罪。”她去年过年回去的。

可她家住房紧张,回去还不如在知青点住得宽松,家里多有时候难免磕绊的,她还是不回去了。

韩小英坐在炕上,低声跟肖兰说着话儿,外屋一帮在挑豆子,说话声有些大,清晰的传进来。

“都要过年了,点长怎么想起做大酱了?”这声音一听就是那个讨厌的马卫国的。

让他点儿活就叽叽歪歪的,有吃东西吃保准第一个抢上去。

“有豆子就试着做点儿呗,不然老买着吃,多不划算。”廖俊杰在跟他解释。

“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