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她家子不应该这么拮据。
没办法,他男是家里老大,下面五个弟弟妹妹,还有三个没结婚,她公公去世早,婆婆身体又不好,常年离不开药,她家老周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寄三十块钱。
她没意见,老周津贴高,一个月有一百多,即使给家里三十也能过得很好,就是她习惯了打细算的过
子。
周家这些事韩小英是不知道,谢平安一直等她回来才坐到桌子前吃饭。
拳大的包子他连吃了三个,才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抬
看着对面的韩小英问道:“媳
儿,今天有什么安排?我今天还有一天假。”
“我一会儿洗衣服,然后把菜园子种上,我带了些种子来,明天去集上看看能不能买两只雏回来。”韩小英说道。
“行,我把柴火棚子搭上,再弄个窝?”谢平安吃完了,放下筷子。
“窝不急,等
买回来再说,你忘了给家打个电话?”
“没忘,我昨天就打了,咱爸还问家里收拾得怎么样,我跟他说还得收拾两天。”他爸是真惦记,在电话里他都听出来不放心。
吃完饭两一起收拾完,就开始各忙各的,谢平安找了两个
帮忙打柴火棚子,韩小英把昨天换下来衣服还有床单洗出来,就去种菜。
赵桂云过来帮忙。
她见韩小英连种园子这种活都很熟练,不禁好的问:“小英,你娘家是哪儿的?”
“我娘家是定城的,后来我去东北下乡认识的谢平安。”韩小英回道。
“哦,怪不得我瞅你庄稼活这么熟练。”感
下过乡是个知青。
“多了就会了,嫂子,你明天去赶集吗?”韩小英岔开话题道。
“去啊,我是逢集必去的。”赵桂云笑道。
“我明天也去,嫂子咱们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