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皇太后明白,若无长空剑派相助,这仗不会打得那么顺利,心里对李慕是十分感激的。
西夏皇帝和残余军队,被宋军一路追着撵出玉门关外,逃亡西域,西夏国宣告灭亡,宋军止步于玉门关。
用了大半年时间,西夏全境被大宋占领,成为大宋领土。
当年十月底,宋军班师凯旋,西夏国土留下四十万宋军驻守。
一众宋军将领回京接受封赏,长空弟子和丐帮弟子却是事了拂衣去,藏功与名,各自返回梁山和洛阳。
作为江湖门派和帮派,朝廷自然不好封赏。
但太皇太后也给长空剑派和丐帮,赏赐了大量钱财,这是朝廷唯一能做出的表示。
同时太皇太后效仿宗,以皇帝赵煦的名义,派给长空剑派送去一块牌匾,盖上玉玺的那种。
牌匾上是四个烫金大字:盖世巨侠。
这巨侠之称,以前只是江湖中对李慕的尊敬,如今算是获得了官方认可。
如此一来,不仅是江湖中称他为巨侠,连朝堂文武百官见到他,也不能再叫李先生,而是得称一声李巨侠。
这是皇室亲封的盖世巨侠,谁敢无视?
与这块牌匾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块“丹书铁券”。
其上写明,李慕执此丹书铁券,在犯除谋反外的其他国法罪责时,可免三死,子孙可免一死,若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也就是说,李慕除非是造反,否则大宋的国法便管不到他上去,其他死罪可免三次,普通罪名直接就无罪。
有了这块丹书铁券,他在大宋完全可以横着走。
在朝堂文武百官看来,这是皇室对李慕最大的信任和恩典。
而在江湖中看来,这丹书铁券就是一个笑话。
以长空剑派如今的势力,和李慕本的绝世武功,国法本身就已经管不到他,所以铁券上写的全都是废话。
但李慕还是十分高兴的,这至少表示,太皇太后不是什么白眼狼,付出终有回报。
……
国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春,萧峰与阿朱成亲,同年段正明禅位,到天龙寺出家为僧,段誉登基为帝。
直到此时他才说出,自己的生父并非镇南王,而是太上皇段延庆。
大理百官虽然惊异,却并未怀疑什么,甚至许多事都变得豁然开朗。
此时段正淳已死,段正明也出家,大理现在由段誉做主,他的生父还是大宋李巨侠,谁敢多说废话?
段誉封木婉清为大理皇后,秦红棉也被接回大理侍奉。
刀白凤在段正淳死时就已经正式出家,做了个坤道。
从此以后,段誉勤于国事,倒是没机会再出去沾花惹。
最后也只是将找来大理的钟灵封为贵妃,自此执政大理,极少再外出。
下半年九月,大宋太皇太后驾薨,终年六十二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十八岁的赵煦终于亲政,他第一时间便将李慕请来皇宫议事。
汴梁皇宫,福宁宫。
这是大宋皇帝的寝宫,赵煦将李慕请来此处,而不是在崇政殿见他,对他可谓是极为亲近。
“民李慕,见过官家。”
因为是私下会面,便无须称呼陛下,可以直接叫官家。
赵煦连忙上前扶起李慕,道:“李先生快快请起,咱们私下见面,不必多礼。”
李慕欣然道:“谢官家。”
赵煦对李慕道:“李先生,朕请你来皇宫,是想向你请教,今后大宋该何去何从?”
李慕哑然失笑道:“这个问题,官家更应该去问文武百官才对,民一介武夫,哪能置喙国事?”
赵煦摆手道:“朝堂上那帮大臣之言,都是书生迂腐之见,济得什么大事?”
“皇祖母执政这些年,国家大事都误在一帮胆小怕事的腐儒手中,他们自称君子,其实都是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
“李先生也不必自谦,朕看得出来,先生是胸有丘壑之,与那帮腐儒截然不同,朕想听听你的真知灼见,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李慕眼中闪过激赏之意,忍不住在福宁宫中朗声大笑,“官家果然没让民失望,两年前初见官家,
民便已看出,官家是个能成大事的君王。”
终究是少年,听到李慕这番话,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红润,笑道:“先生当真如此认为?”
李慕叹道:“民在官家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民相信,官家定能继承先帝遗志,开创不世基业。”
赵煦对李慕欠身道:“还请先生教朕。”
李慕扶起赵煦,色一整,道:“既然官家要民说,那
民便与官家说几句肺腑之言,若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官家恕罪。”
赵煦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