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年大声反问道:“阵亡的士卒要不要回家?受伤的兄弟要不要疗伤?”
宁峨眉无言以对,微微垂下,心里却着实憋屈。
徐凤年见状,声音重新温和下来,“你把他们带回北凉,然后再赶回来,我会放慢速度等你。”
听闻此言,宁峨眉心里的憋屈消失无踪,他身躯挺直,右手握拳敲在左胸,这是北凉军的军礼。
徐凤年见状,亦是以北凉军礼还了一礼。
宁峨眉上马离去,徐凤年吩咐舒羞将木甲搬上第二架马车后,队伍重新启程。
待徐凤年回到车厢内,李淳罡斜眼瞥着他道:“收买心的手段不错,姓宁的不好说,剩下的兵卒,
后恐怕会甘愿为你战死。”
徐凤年没有介意李淳罡的话,只是淡然道:“凤字营没那么容易被收买,我也不愿他们战死。”
萝丽鄙夷的看着李淳罡,道:“老,
家明明是
惜将士
命,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收买
心了?”
姜泥更是毫不留的附和道:“就是,心不
净的
看什么都不
净。”
李淳罡哭笑不得,他自然不会跟两个丫计较,只是对徐凤年道:“你是世子,他们为你死是天经地义的。”
徐凤年目光一凝,沉声道:“我之所以答应接手北凉,就是为了颠覆这样的天经地义。”
李淳罡颇有些意外的看向徐凤年,这小子的想法,似乎与寻常世家子截然不同。
只是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
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凉军不可轻侮
跟北凉的少雨多晴不同,数百里外的雍州天气多变,滂沱大雨下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即云消雨散。
只是天气并未就此放晴,依旧沉沉的,似在酝酿下一场倾盆
雨,使得空气变得有了几分闷热之感。
与北凉界的雍泉两州,实权
物有十数
,不管文官武将,尽皆对北凉心怀敌意。
大将军顾剑棠三分之一的旧部,都安置在这两州,在雍州境内,也只有位处边境的颖椽县城,以北凉马首是瞻。
毕竟颖椽县城跟北凉接壤,就处在北凉军的眼皮子底下,不仰北凉鼻息,在这根本就立不住脚。
不过这也仅限于文官,武将可并不买北凉的账。
原本颖椽县一众大小官员,俱都出城三十里,在一座凉亭耐心候着世子殿下的大驾。
可徐凤年为了抄近路,走了一条林间小道,完美的避开迎候队伍。
出迎的大小官员,文官以郑翰海为首,此是一位肥胖臃肿的花甲老
,算是北凉的铁杆拥趸。
武官以东禁副都尉唐山带
,秩三百石,其能力并不算出众,仅掌兵两百。
不过在一座小县城,掌兵两百已属实权物,毕竟颖椽县城总共也才驻军四百五。
雍州这地界,跟京城那边可不一样,自春秋国战结束后,离阳朝堂开始重文轻武。
那原本就是靠着军功,才身居高位的四殿大学士,仿佛一夜间全变成了进士出身的文臣。
可在这靠近北凉的雍州,却依旧是武将力压文官一。
唐山早年家道中落,比不得那些雍州豪阀举荐出身的高门士子,更读不进经文。
他便果断弃笔从戎,投身大将军顾剑棠麾下,得以在春秋国战的落幕中,积攒到一份不小功绩,搭上了末班车。
虽只捞到手一个官职俸禄平平,却兵权在握的东禁副都尉,他已是十分满足。
凉亭之中,文官武将泾渭分明,分开站立。
唐山瞧不起这帮文官个个备伞的
作态,郑翰海则不顺眼这帮莽夫带兵披甲的傲气。
如今天下海晏清平,你等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有何用?
兵者,国之凶器,春秋八国死了数百万,几乎都被你们这帮灭国屠城的武
,给一
气杀绝了,还要怎样?
马背下庙堂上的治国安邦,还得读书来做才稳当。
郑翰海不给唐山这帮武将好脸色,却与身边品秩比他低一大截的颖椽文
官吏相当客气。
花甲老胖子郑翰海浸官场大半生,哪里会不懂得,将来自己手中那支笔,再也画不动雍州财政的时候,
走茶凉的可怕。
这时候不放低身段去广结善缘,等到告老还乡那天就晚了。
颖椽县公晋兰亭,拿丝巾擦了擦脖子里的汗水,小心翼翼的对郑瀚海笑问道:“郑薄曹,这天儿要再下雨,可就下得大了,不知世子殿下何时到达?”
郑翰海笑眯眯的道:“兰亭,你这就不懂了,下大雨才好呢。”
晋兰亭道:“哦?这怎么说?”
郑瀚海道:“这趟世子殿下来颖椽,我可是好不容易才给你争取到,让世子殿下住在你私宅。”
“你那儿湖中有莲花,院中有芭蕉,若不下雨,殿下能感受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