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把目光转向洛阳方向,算算时间,黄宗羲差不多也应该到洛阳了吧?以黄宗羲的才见识,说服牛金星出兵应该是不在话下。
然而崇祯没有料到李自成也来了洛阳。
……
此时在洛阳,李自成行在。
牛金星的丞相行辕已经成了皇帝行在。
“圣上,已经打探清楚了。”陈永福道,“建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向徐州增兵了,而且增兵了十几万
,现在徐州城外的建
已超过四十万!”
“四十万?!”李自成道,“建
有那么多兵马?”
陈永福说道:“建有包衣,应该是把包衣也算进去了。”
李自成说道:“山海关一战我们就遇到过建包衣,这些包衣多是青壮,少量披甲,但是
皆有兵器,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这时候,牛金星突然间说道:“如此一来,北京就空了!”
陈永福说道:“根说建只有真
十几万,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三五万,关宁军等降军七八万,外藩蒙古两三万,包衣
才二十多万,这样算下来,北京就算是没有成为空城,应该也没剩下多少军队驻守。”
“圣上,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牛金星激动无比的道:“趁着建倾巢而出的机会,突然出兵袭北京,我大顺军就极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北京,如此一来建
就只能够狼狈奔回关外,那么河南、山西、大同乃至于整个北直就又归我大顺朝矣!”
“不可,此万万不可!”刚刚赶到的宋献策反对道。
宋献策与李岩称莫逆,自从知道牛金星想要加害李岩之后,宋献策就算是跟牛金星较上劲了,几乎事事都要针对。
牛金星说东,宋献策偏说西。
牛金星说好,宋献策偏就说不好。
反正就是对不对事,处处跟你做对。
“有何不可?”牛金星两眼火怒道,“宋献策,你是故意与我作对吧?我这也是为大顺朝的未来着想,你又是何居心?”
“我才真是为了大顺朝着想。”宋献策反唇相讥道,“而你却是想害大顺!”
说到这一顿,宋献策又对李自成说道:“圣上,此时建倾举国之兵包围徐州,而南明亦倾举国之力死守徐州,眼下我大顺最应该做的就是圣上之前所定下的坐山观虎斗,待建
与明军拼一个两败俱伤,然后出兵收拾残局。”
“偌若我大顺军此时出兵奔袭北京,则局势立刻就大不一样。”
“建发现北京有可能失守,肯定就会从徐州退兵,转而将矛
转向我大顺军,进而在河南与我大顺展开决战,此岂非是引火烧身?”
说到这里又是一顿,再说道:“当明军与建在徐州对峙之时,我大顺军尚愿意在洛阳驻屯重兵牵制建
侧翼,倘若建
在河南与我大顺决战,明军可不会有那样的好心,也出兵归德甚至开封予以策应,到那时,就成了南明隔岸观火。”
“嗯,左军师所见与朕不谋而合。”李自成以为然。
这也正是李自成最初确定的方略,就是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
牛金星脑子里想的却是要率领右营攻占北京,只有这样才能挣一份天大的功劳,才能不被李岩比下去,要不然他就真的压制不住李岩了。
当下牛金星又劝说李自成道:“圣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眼下北京正空虚,如此天赐良机都不敢出兵,那是会遭受天谴的呀!”
“牛金星,你说的倒是轻巧。”宋献策哼声说道,“北京城再空虚一两万守军总是有,我们大顺军真有把握在建大军回援之前拿下?你可不要忘了,建
军中有着大量的骑兵,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要比我们快得多!”
牛金星才本就不如宋献策,此时一着急就更加说不过。
就在这时,有侍从进来禀报:“圣上,有大明使节觐见。”
“明使?”李自成道,“宣他进来吧。”
……
多尔衮和多铎已经回到闸镇的行辕。
不知道为什么,多尔衮总感觉右眼皮跳个不停,便起身走到竹屏风前,又对多铎和洪承畴三说:“十五弟还有三位先生,我们再合计合计,看哪里还有疏漏之处。”
“十四哥,都合计过多少遍了。”多铎没好气道,“根本就没有疏漏之处。”
多尔衮道:“没有疏漏那是最好,总之再合计一遍没有坏处,而只有好处。”
“好好好,那咱们就再合计一遍。”多铎无奈的摇摇,跟着走到屏风前站定。
多尔衮首先指着新安镇方向说道:“正白旗监视邳州明军及淮安府乡勇,当无问题。”
多铎说道:“正红旗、正蓝旗六十个牛录监视夏镇方向明军,也绝不会有任何问题,黄得功麾下的明军还算能打,可是想跟我们八旗勇士打野战却还是差了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