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关灯
护眼
第461章 多铎被打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军骑兵距离弹药耗尽还差得远。

按照现在这个强度,明军的弹药足可以撑到天黑。

而且就算弹药耗尽,明军也还有手榴弹以及刺刀。

多铎根本就不知道,他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

在另一边,堵胤锡已经下令随行的四万镇兵展开。

这个时候,崇祯反而没什么事,只是带着朱慈炯及八百夷丁留在明军阵中,旁观堵胤锡与建的大战。

堵胤锡摆开的是最常规的战阵。

具体就是依托战车,结成阵式。

这种阵式,是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之后,在与蒙古骑兵的实战中摸索总结并最终成形的最有效的阵式,专门克制游牧骑兵。

当年戚继光就是靠着这个阵式,屡屡重创南侵的蒙古骑兵,最终得蒙古的俺答汗只能够向大明求和,而这便是俺答封贡。

徐州镇台的镇兵显然经常练这种战阵。

没等建骑兵杀到,四万镇兵就已经利用偏厢车拼接好了阵式。

以偏厢车拼接阵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固定拼接,就是将偏厢车一辆接着一辆以首尾相连,这样就可以将若数量的偏厢车拼接成一堵车墙,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偏厢车,甚至可以拼接出几十里长的车墙,或者拼接成一座四方形城寨。

这种拼接方式用于纯粹的防御,拼接之后无法移动。

除了固定拼接之外,还有一种活动拼接,其实就是不对偏厢车进行任何拼接,而只是单纯的推着偏厢车往前走,并借助偏厢车给步兵提供保护,偏厢车与偏厢车之间的缝隙处则由长矛手或者刀牌手填塞,防止建骑兵突

徐州镇兵因为要救援骑兵,所以采取的是活动拼接。

只见四万徐州镇兵排成一个整齐的方阵,推着两千多辆偏厢车缓缓往前推进,只不过后阵的偏厢车是在倒着往前拖行。

而崇祯父子和八百夷丁就在大阵的中间。

从马背上往前看去,建骑兵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

“父皇,是两黄旗。”朱慈炯看上去有些跃跃欲试,“听说两黄旗的旗丁是八旗满洲中最骁勇善战的,儿臣想要去试试。”

“胡闹,你试什么试。”崇祯的一张脸瞬间垮下来。

只不过,在内心处崇祯还是挺欣慰的,因为朱慈炯的这种求战心切的姿态,也反映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明军已经不再惧怕清军。

便是徐州镇台的这些镇兵,也不再畏惧建

很显然,妻儿老小在徐州,给予了他们勇气。

因为如果守不住徐州的话,他们就会失去一切。

要是倒回去两年,他们是没有勇气跟建野战的。

转眼间,两黄旗的骑兵已经冲杀到了明军的大阵前。

面对刺猜般的明军战车阵,以及战车缝隙间如森林般的长矛,两黄旗的骑兵根本就不敢从正面硬冲,除了留下少量的牙喇在正面,以强弓及重箭迟滞明军大阵的推进,其余的骑兵则迅速分为两,从明军的两侧迂回过去。

但是迂回也是白迂回,因为明军的两翼及身后也是毫无绽。

于是乎,两黄旗的骑兵也只能采取蒙古骑兵的战术,绕着明军步兵大阵转圈,一边抽冷子上几箭,不过这么做基本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明军有偏厢车以及大盾的严密保护。

或者就算被箭术高超的建死了几个,也是没用。

由于缺乏解明军战车阵的手段,两黄旗根本阻止不了明军。

明军战阵的推进速度虽然要比正常行军慢得多,但是一个时辰也能走好几里。

一个时辰之后,明军步兵的战车阵终于推进到明军骑兵的空心方阵附近不远,于是蒙古骑兵和两黄旗的骑兵被迫融合为一体。

这时候如果从高空往下俯瞰的话,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一幕。

此刻呈现在“大原”上的战场,就像两个巨大的台风气旋,明军步兵的战车阵和明军骑兵的空心方阵就是台风中心的风眼。

而围绕明军步兵和明军骑兵转圈的建骑兵则是巨大的气旋。

其中北边那个台风气旋固定不动,南边的那个台风气旋则在缓慢但是不可阻挡的向着北边的台风气旋靠扰。

一个时辰之后,两个气旋的外围终于挨在一起。

再然后,这两个台风气旋就合并成了一个气旋。

一万多的蒙古骑兵外加将近两万的正黄旗骑兵,围绕着明军骑兵的空心方阵以及明军步兵的战车阵,疯狂的转圈。

……

直到这个时候,多铎依然心存侥幸,依然不愿意承认失败。

但是很快,多铎的这种侥幸心理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碎。

就在明军骑兵与明军步兵会合之后不久,一部分明军步兵突然将偏厢车正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