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关灯
护眼
第575章 打经济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等肯定还有别的事吧?”

“陛下圣明。”康百万说道,“是这样,最近半个月,通过山东、河南流我大明的建货物,诸如东珠、参、皮毛以及马匹骆驼等都涨价了。”

“都涨价了?”崇祯的眼睛亮起来,因为这是个信号。

大明与建之间打仗归打仗,但是民间贸易一直没有断。

甚至都不用通过伪顺来中转,而是直接在山东、河南进行易。

在建那边,商道基本控制在八大晋商的手中,但是大明这边最开始的时候参与贸易的商贾就比较复杂,所以很难取得议价权。

在那一阶段,建的八大晋商明显占据着主动,可以低价买江南的棉布、丝绸、盐、茶叶以及粮食等,而建的东珠、参、皮毛等都能卖出高价。

但好景不长,这一阶段也就一年多、两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崇祯很快就通过工商实业银号完成了对江南工商业的控,几个月之后又成立了大明总商会,然后通过总商会实现了对大明工商业的整合,从那之后,建的八大晋商就丧失了对大明的议价能力,变成了弱势方。

只不过,大明也没有趁机哄抬物价。

甚至还降低了棉布、铁料、盐、油等货物价格。

崇祯当然没安好心,这是为了完成对建的经济控制,又或者说经济殖民,就是让建沦为大明的经济殖民地。

大明是有这个能力的。

因为大明的工商业已经完成规模化。

规模化的最大优势就是更低的成本。

即便还没有蒸汽动力,即便仍处于手工业阶段,规模化的手工业相比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仍旧占据压倒的优势。

所以建的家庭作坊根本没有办法跟大明竞争。

截止到目前,建的棉纺、冶铁、盐、瓷、油等行业,已经基本遭到摧毁,全靠跟大明的贸易在维持着。

不过双方的贸易还算公平。

现在建的八大晋商突然间涨价,就很不寻常。

崇祯又问道:“你们有没有统计过,这几年从建大明的银子有多少?”

张翰回答道:“确切数目无法统计,但是大概的数字是清楚的,最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从建大明的银子在3000万左右。”

“3000万?”崇祯一下蹙紧眉,“这不对啊,建国库应该还没有见底。”

作为穿越者,崇祯清楚建的家底,进关之前积攒的家底加上进关之后从北京及大顺军身上抢到的银子,至少得有7000万两。

现在有3000万流大明,建国库就至少还有2000万。

至于剩下的2000多万两,肯定是分散在了建权贵手中。

好几千的宗室加上三十多万旗,家中2000万两的存银肯定是有。

康百万说道:“就算建国库还没见底,也是所剩无几了,此时截断商路,就算是不能让建发内,至少也够他们忙一阵的。”

张翰接着说:“关键建多半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对,张卿此话说的没错。”崇祯点道,“建多半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这是最后的时间窗了,错过这次就很难再让建造成动。”

崇祯也是狠,对于建的打击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大沽、盖州卫的持续消耗,还打起了经济战。

而更狠的是,早在三年前,崇祯就已经在为这场经济战提前布局。

当下崇祯说:“那就开始吧,从今天开始,一丝一缕不得流!谁要是敢违背内务府的旨意,仍在暗中与建往来,立刻踢出大明总商会,今后凡是大明总商会成员皆不准与之做生意,噢对,有一样货品仍可以卖给建。”

“是何货品?”康百万和张翰闻言不由愣住。

崇祯却笑道:“就是用碱水浸泡过的湖州轻纱。”

“此等湖纱,建想要多少我们可以提供多少。”

“当然,价钱还得是老价钱,一匹湖纱00元。”

康百万和张翰闻言也是失笑,建这波想必被坑惨了。

花了00万两银子,从湖州买走了万匹碱水浸泡过的轻纱。

这些湖纱刚被碱水浸泡之后,并没有太大异常,所以建的商根本看不出端倪,但是放了几个月之后,就会变质变脆。

【注:内政方面代差不多了】

【再接下来,就是与建决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