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问对。
从此李泌便成了长安有名的童,早早就在当今圣上那儿留了个好印象。
在提携后辈这件事上,贺知章向来是不留余力的,瞅见什么好苗子便想广而告之。
李泌一直感念贺知章的举荐,今儿得知贺知章要大宴宾客便主动过来帮忙。
现在贺知章让他出来招待小客,李泌自是不会轻慢三娘,含笑上前与三娘问好。
三娘眨一下眼,感觉自己见到小仙了。不出门她都不知道,外
有这么多长得比她八叔还好看的
呐!(郭八:你礼貌吗?)
不过真要说三娘被迷惑了那倒也不至于。
她才五岁呢,哪里懂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只是单纯地偏美丽的皮囊罢了。顶多也就是多看几眼!
三娘露出甜滋滋的笑,积极向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没一会就和贺家几个小孩儿玩作一团。
年纪稍长的李泌负责在旁边看着她们。
一看之下,他就发现郭家这位小娘子极具亲和力和领导力,玩了几游戏后其他
都开始听她安排。
……她还试图安排到他上,力邀他一起玩耍。
临到要开宴的时候,郭家祖父出来找自家孙,看到的就是一群小孩围坐在一起,三娘拿着不知从哪讨来的酒令筹主持小儿故事会。
规则大体和席上行酒令差不多,抽到自饮类的酒筹就自己讲个故事,抽到劝饮类的酒筹就在座中挑个讲故事,抽到处罚类的酒筹就得来接受相应惩罚,要是幸运地抽到“放”一类,表示本
无事发生,可以开始新一
的玩耍啦!
因着这酒筹上写的字句皆出自《论语》,三娘她们这些年纪小的娃娃还理解不来,所以解释酒筹内容这活儿就落到了李泌上。
李泌本来只想当个看客的,玩着玩着也沉浸进去了。
主要还是三娘带动能力太强,大家讲故事的状态很快就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变成后来的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恨不得搜肠刮肚把自己知道的最有趣的事都讲出来,赢得大家热热闹闹的喝彩声。
就,有点上。
大唐童李小泌,今天突然想当个普通小孩儿。
赫然发现连李泌这位小小君子都跟着玩得挺欢的郭家祖父:“……”
不知为啥并没有太意外。
可能是因为在家已经习惯了吧。
没看见他们家八郎小时候牛气哄哄,后来碰上他这侄儿以后也栽了吗?那么不学无术、不可一世的混账小子,如今都会照顾小孩了。
郭家祖父走到三娘旁边招呼道:“一会就要开席了,玩好这一就过去吧。”
李泌闻言如梦初醒。
突然有点怀疑生。
他不是过来给贺学士帮忙的吗?
怎么自己在这里玩上了?
哦,对哦,他是帮贺学士招待小客来着。
李泌看向自己负责招待的小客三娘,心
很有些复杂。
这位郭家小娘子莫不是有什么轻轻松松迷惑的异能力?
他发誓,绝对不是他主动肩负起解说酒筹辞令这一责任的!
第9章
三娘听她祖父细讲了公孙大娘其,对这次观看剑舞也是很期待的。不过玩游戏最重要的是有始有终,她愣是把最后一
小儿故事会主持完毕,才提着色彩斑斓的飘逸裙摆跑到她祖父身边去。
众陆续
席,三娘也分到张对她来说算是很长很长的桌案,是个正儿八经的小客
没错了。
大们要欢畅宴饮,
子和小儿一般都是不
席的,是以座中年纪最小的要数三娘,其次便是同样不算贺家小辈的李泌。
若是单算孩儿的话,那满屋便只有三娘一个了。倒是有不少身着短臂、正当妙龄的侍
捧着瓜果点心及茶水酒饮次第
内,为每桌客
呈上东道主为客
们准备的吃食。
贺知章考虑到大伙为了来赴宴没能去登高折茱萸,一早便叫去采了不少回来,每桌都放上一枝。
三娘座后便注意到了,好地拿起那枝挂着红艳艳果子的茱萸看来看去,悄声问旁边的郭家祖父:“阿翁,这个是吃的么?”
郭家祖父道:“你前些天不还问茱萸是什么,这便是了。”
三娘记好,一下子明白了,这不是吃的,是用来佩戴的。
她当时为了去登高早问得一清二楚,茱萸大多都是到
上的。
可惜她年纪还小,处于大们所说的“垂髫”阶段,
发还没到扎成两个小团团的长度,出门前只绑成了两个短短的小揪揪。
上
不了,唯有找找衣衫上有没有适合
茱萸的地方!
三娘当即把自己那支茱萸掰成适合的大小,开开心心地把它到了自己小小的衣带上。
她兴致勃勃地忙活完,再抬起,却见席上不少
都看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