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小女官

关灯
护眼
盛唐小女官 第5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进了门,她更是第一时间跑去寻她祖父,说起自己请李白题诗的事。

郭家祖父听后只觉自家宝贝孙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怎地随便遇到个就请别来自己家题字?好在别业里什么都不多,白墙最多,要题字着实再简单不过。

郭家祖父二话不说便让去准备笔墨。

若非他孙上哪都不忘勤勉练字,寻常农家还真寻不出这玩意来。

毕竟大唐再富足也不是都有机会读书的。

有客登门,郭家祖父这个一家之主自然要出面招待。他从自家孙嘴里得知李白喝酒,便命取了酒来,邀李白等落座畅饮一番。

李白一听有请喝酒,那肯定是不会拒绝的,当即又和郭家祖父痛饮好几杯。

叫三娘疑惑他的肚子到底能装多少酒。

难道长得高大的“肚量”格外地大?

她还太小,喝不了酒,等他们喝了几巡,便忍不住凑到李白身边问:“您还题字么?”

她虽然见过张旭他们在屏风或者岩壁上题字,可还没邀请过别在自己家题字,感觉怪期待的!

李白闻言把手里的酒杯放下了,他环顾左右,见有僮仆捧着笔墨侍立在旁,便起身取过毛笔。从出那算起,他短短半天已经喝了三酒,此时瞧着有些醉了,连步履都有些不稳。

结果他到了离他最近的白墙前竟是提笔就写,仿佛锦绣诗文全都储藏在他的脑海中,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李白的字与他的一样潇洒不羁,绝对不会像颜真卿他们那样一笔一划写得清清楚楚,三娘好地仰起看他写的字,努力辨认他提的是首什么样的诗。

很快地,她认出了《行》四个字,应当是诗名。

接着便是一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是一首写出的诗!

喝醉酒都能现场写诗!

三娘觉得自己真是邀请对了

果然,能让好朋友留着他题诗好些年的肯定很厉害,她绝对不是看这位太白先生长得好看就把邀请到家里来题诗。

她这还是很懂得欣赏别才华的,才不是以貌取的肤浅小孩!

三娘骄傲地对自己的眼光予以肯定。

第3章

唐诗中的歌、行, 大抵都是源自于乐府,算是乐府诗的传承与发扬。

李白写诗不受格律拘束,主打一个天马行空, 他的诗作中古诗与乐府诗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诸如《将进酒》《行路难》之类的名作皆是乐府曲目。

》也是汉乐府中的郊祀歌,大意是“无穷无尽, 的生命却如此短暂,多希望能乘六龙升天去”。

李白这首《行》则是反其意而用之,表示长木落皆随自然,生苦短又何必违逆天道去逐追月, 倒不如“囊括大块, 浩然于溟涬同科”——也就是尽地拥抱自然,与天地融为一体, 达到物我合一的绝妙境界!

三娘虽不甚懂整首诗的诗意, 读到其中的“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也觉词句间透着别样的洒脱。

等李白写到“吾将囊括大块, 浩然与溟涬同科”,三娘更觉心一震,从不知道诗还能这样写。

所谓的“大块”,出自《庄子》的“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在庄子的观点里,天地让我们生为为, 辛勤劳作半生,随着身体渐渐衰老, 生活也逐渐变得安逸起来,最后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投死亡怀抱、获得长久的安息。

而其中的“大块”指的便是承载我们形体的天地自然。

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词,怎么会有想出“吾将囊括大块”这种用法呢!

感觉就像是把很厉害的话随说出来一样!

李白书毕掷笔,赏玩了一会自己题在壁上的《行》,转便对上三娘乌亮乌亮的瞳眸,眸底盈满似是崇拜又似是赞叹的光彩。他朗笑问道:“你读得懂吗?”

三娘答得脆利落:“不懂!”

李白:“……”

三娘道:“可是读起来感觉很厉害啊!”她说着便把自己读诗过程中的感悟讲给李白听,说是觉得“万物兴歇皆自然”格外洒脱,觉得“吾将囊括大块”格外豪阔,她就想不到能这么写。

李白听她居然熟知其中典故,饶有兴致地与她多聊了一会,才晓得她小小年纪已经读过老庄等书。他一脸感慨地说道:“我五岁大的时候也只能背诵六甲,要到十岁才通读百家著作。”

今年已经十五岁的郭幼明:“……”

今年已经十二岁的郭曜:“……”

“六甲”指的是小孩子用天(甲乙丙丁等)地支(子丑寅卯等)配合起来练字,一来笔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