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小女官

关灯
护眼
盛唐小女官 第7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养阿娘,是不是就不需要依仗别了呢?只要她也争取到一份体面的差使,她阿娘是不是就不用被嘲笑没有儿子了呢?

当初三娘考中进士的消息传到蓝田县,郑莹心里的火苗登时蹿得更高了。

这几天知晓三娘要来蓝田县当县尉,她已经高兴得辗转反侧了,更别提昨天听到三娘亲说接下来让她做事!

三娘见郑莹说着说着已是泪流满面,不由陪着她静静缅怀起那位即使自己满心伤痛依然待那么好的县令娘子。

若非有郑莹这个始终惦念着对方的学生在,可能连她这个蓝田县尉也不知道曾有这么个

等郑莹收拾好心,一行便骑马出行。

长安在蓝田县北边,三娘来时便是从灞桥出发,今儿决定先往北走,先去感受一下有名的“名利路”。

只要是南边来的信件,那可都要通过蓝田县内这几个驿馆传递,蓝田县的百姓最常被征召起来的活就是修路和邮传,三娘沿着官道往南走,一路上便遇到一拨送信的驿使。

三娘顺便把自己捎带出来的信给了对方,托对方帮忙送往长安。

得知三娘是新来的县尉,驿使自然恭恭敬敬答应。只是继续赶路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他们这位郭少府年纪可真小啊。

可真不一样!

三娘到最近的驿馆歇了歇脚,与守着驿馆的老吏唠了唠家常,没一会就吃上了今年新做的杏脯。

蓝田县的大杏长得特别好,丰收时满树都是黄澄澄的果子,吃也吃不完,卖也卖不掉,烂在树上怪可惜的,手巧的家便做成杏脯去长安的酒楼茶肆里兜售,也算是一门小营生。

只是卖不卖得出去得看运气罢了,有时候碰上不好说话的伙计直接就把他们赶走了。

家长安城中的曲江池便有那么多杏树,何必舍近求远买你蓝田县的杏子或者杏脯。

三娘尝了几块,觉得味道极好,清甜爽,色泽上佳,比她以前吃过的都要好,便问老吏哪些村子大杏树最多。

结果几乎村村都有。

这也挺正常,再往南走可就全是山了,靠近山的地方树就多,何况蓝田县背靠的还是有着划分南北作用的秦岭山脉。

老吏热地给三娘介绍了几个比较近的,其中便包括他自家村子。

也不知这位新少府能出来走几次,当然得先让她去自己村里走一遭。

三娘问到了自己想知道了的,起身带着郑莹她们准备继续走。

还没出驿馆,三娘就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抬望去就瞧见穿得极其骚包的萧戡。

萧戡很有些埋怨三娘:“你出城怎么不叫上我?”他只是多睡了一会,醒来就听说三娘已经出城了。对于小伙伴出城玩不带上自己这件事,萧戡是很不开心的。

三娘一听就知道这厮在想什么,边上马边回道:“我又不是出来玩的。”

萧戡道:“不是出来玩也能喊上我啊,说不定路上有我行侠仗义的机会!”

三娘一脸沉地对萧戡说:“你这样是当不了侠士的。”

萧戡不服气:“为什么我当不了?”

三娘道:“哪有侠士整天盼着出事、给你机会行侠仗义的?这不是侠士该有的想法。”她客观点评萧戡这种行为,“没有侠心,谈何当侠士!”

萧戡听后一时不知该怎么反驳。

有些话虽然有道理,可咱就是不乐意听!

来都来了,他是不会回去的,反正得跟着三娘一块到处溜达。

三娘自己带的也不少,倒是不在意多萧戡一个,一行浩浩地下了官道前往离得最近的村子。

第3章

一个村子一般是百来户, 屋舍建得比较分散,各家各户都有园子。三娘抵达村子的时候有户家正在筹备婚礼,见有外村过来, 不少村童好地跑过来看她们骑着的马。

都是同里的,不管遇上红白事那都是全村出动的,这不, 这会儿满村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婚庆气氛中,连村的大树都被村里心妆点了一番。

三娘还以为是村中富户成婚,一问才知道不是富户,而是个缘特别好的猎户, 从小跟着他爷爷学打猎, 练就一身好本领,衣裳下的肌简直薄欲出。

关键是家品行还好, 遇到荒年他打到猎物都会给村里分一些, 早些年关中闹粮荒,大伙没少受他照顾。

更别提他进山时还会帮村医顺便带些药回来。

这样一个好男儿, 村里可不就把他家喜事当自家喜事来办吗?

说起来他要娶的媳儿还是他进山时救的医, 对方也是自幼失怙,跟着当村医的爷爷长大,跟着她爷爷学了些医术。

有次她进山采药时遇到毒蛇,是猎户眼疾手快把那毒蛇一箭死。

就这样成就了一坛蛇酒和一段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