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村里来了个多了不得的小娘子。
不说家三榜第一的文采,光是这艳若骄阳的相貌便叫
一见难忘。
更难得的是家不仅来参加他们两个村的婚礼,还要帮忙写催妆诗!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这件事他们可以吹上十年八年!
催妆诗这种事对三娘来说当然没什么难度,这东西图的就是一个喜庆,只要寻些与夫妻对应的典故写进去就差不多了。
三娘能一气写几十首都不带停的!
今儿只需要一首,三娘让郑莹取来纸笔,她写一句,郑莹便念一句,迎亲队伍里的甭管听没听懂,也跟着郑莹念。
来迎亲的都是和猎户玩得好的年轻汉子,嗓门吼起来响彻云霄,屋里屋外的全都听到了。
那叫一个中气十足!
那提出要男方写催妆诗的老秀才脸都僵住了,没想到自己一个提议居然会引出这么一位物。
事实上老秀才提出让这件事其实是有点私心在的,因为他也挺喜欢老村医家这个孙儿,一直有心想把
娶来当续弦,自觉当秀才娘子也不算辱没了对方。
结果他还没提这件事,邻村这猎户就来提亲了。
老秀才心里酸溜溜的,逮着机会想为难为难这猎户。
没想到家居然把今年的
状元给带来了!
新娘的堂妹悄悄出来看是什么况,知晓是秀才提议让新郎写催妆诗后马上跑了回去,气愤地凑到新娘耳边说起外
发生了什么事,最后还忍不住骂起
来:“呸!他都五十好几了,还想娶六姐你当续弦,不要脸!”
都是一个村的,秀才即使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旁
或多或少也能看出他存了什么心思。
新娘无奈地戳堂妹额:“大好的
子,你胡说八道个什么劲,可别被旁
听了去。”
村里的孩子们全都仰仗老秀才来启蒙,村里平时都敬着他。
五十好几又怎么样?说不准在家心里她们家还是高攀了呢。
第4章
这老秀才虽说被村尊称为“秀才”, 实则并没有功名在身,他吹嘘最多的就是自己曾进县学读书且得过学官夸赞,那都是好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就这样, 他仍是村里少有的能识文断字的能耐。
前两年老秀才妻子病重,当时才十三四岁的新娘子——也就是康家六娘康丽娘随祖父一起去为秀才娘子瞧病,最终还是没留住劳半生、满身积疾的秀才娘子。
本来生死这种事就是很难改变的, 老秀才也没说什么,反而莫名开始对康丽娘说教,碰上了就要说上两句“孩儿出去行医不太好”之类的话。
一开始康丽娘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直至老秀才有次和喝酒说漏了嘴, 对方私底下把事
告知康家祖父, 她祖父才晓得老秀才竟是早早就相中了她,气得关起门来骂了好些天。
康丽娘祖上是从西域康居一带迁来的, 当时她们先祖跟着一大批乡来蓝田县定居。经过两百多年的扎根, 她们家在蓝田县也算有不少同宗,何况她长得肤白赛雪、貌美如花, 岂愿嫁给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东西?
于是在见识过猎户湛的箭术以及年轻而强健的体魄后, 康丽娘便决定嫁给他。等通过熟
打听清楚猎户的为
,她就更是生出非君不嫁的决心!
康家祖父也怕夜长梦多,真叫那老秀才把他那娶丽娘当续弦的想法宣扬出去,很快便把这桩婚事敲定下来。
这才有了这次的跨村婚事。
没想到都要迎亲了,这老东西还出来掺一脚,得亏她夫君那边有能相助。
碰上家真进士出身的状元, 看他还敢不敢自称秀才,呸!
老秀才确实不敢吱声, 早在三娘前两句诗被迎亲队伍念出来以后他就灰溜溜地退开了,心里简直是既懊恼又害怕, 生怕这位新来的郭少府找自己麻烦。
没想到隔壁村老张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居然还能把他们蓝田县的新县尉请来!
惹不起,当然得躲。
三娘压根没注意那个老秀才悄然跑了,与迎亲队伍一起进了新娘家大门。
因为知晓了三娘的身份,方家待她们一行
也十分热
,邀她们到青庐
座,等着看新郎进屋把新娘接出来。
三娘在众热
的招呼下喝了一碗香醇的米酒,又吃了些米糕。
这才看到新娘新郎从屋里走出来,大唐的喜服讲究“红男绿”。
“红”是庶可以在成婚当
“假绛公服”去迎亲,绛色公服可是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穿的。这意味着小老百姓一生至少有这么一次机会穿上绛红的官袍,光明正大假装自己是官老爷去迎娶心上
!
“绿”的范围则很宽泛,浅绿绿都是绿,最
能
到近乎紫色,毕竟“以青
紫”正是近些年低阶官袍更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