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北宋有点怪

关灯
护眼
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17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上,绑着一条白色的布带,他整个双眼无,眼睛下方黑了一大圈,明显没有休息好,看着极是萎靡。

而偏偏他的双颊又是艳红色,似乎血气旺盛,看着极是矛盾。

“今我亦不多说废话了,直正题。”直视左手撑住自己的脑门,又用力按了下,才说道:“昨西北那边发来军,永兴军路大败,二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西夏骑兵逐之。秦凤路狄青救援,这才稳住了后续的溃败,但亦损失五万左右,且退兵五十里,全军士气大跌。”

听到这里,文武百官们个个面露惊骇之色。

只有少数早收到报的重臣,如包拯、庞太师等,才没有多少表变化。

只是他们的表,一直都不太好看罢了。

陆森轻轻地叹了气,他早有这种感觉。

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成真了。

但想想,这也并不怪。明明都兵临城下了,再努力一把,就能把西夏的京都兴庆府打下来,但因为惧怕辽国的威胁,硬生生拖了一个多月才重新开战。

一个多月……在兵贵速的战场上,足够西夏把后方的大军重新调派上来了。

当下有言官站了出来,怒斥道:“折家为何犯下如此大错,明明已是我方优势,居然攻不下兴庆府,还累得大军溃败,该死。官家,臣谰议,剥去折家所有官身,令他们三族自缚双手,回京请罪,等候发落。”

也不怪这言官如此愤怒,任谁听到本要胜利的战事,居然搞成目前这样子,都会血压上升。

“不怪折家。”赵祯轻轻摆了手。

另有言官站出来,不解地反问道:“他是永兴军路的大元帅,战略皆由他们制定,如今出了大错,难道不是由他们来顶罪,还要我们文官去给他背……”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这个言官愣了下,恍然大悟,又拱拱手:“官家,臣说话不经思索,勿怪,刚才的进言臣吞回肚子里。”

说完话,他脸色火辣地退回到了群臣之中。

不但是这名言官,几乎所有都猜到了,前线发生了什么。

监军……夺权。

之前永兴军路的监军是陆森,而陆森与折家好,甚至算得上半个亲戚,因此陆森肯定不会对折家的军略说三道四,即使有意见,也会好好商议。

但现在的监军,王安石可不同。

是出了名的顽石,固持己见,但偏偏他在政务上有很的见解,因此他的固持己见,都是对的。

而庞太师也很欣赏这位后进,对他颇是照顾,所以王安石便能以三十岁的年纪,走进朝堂与众大臣们议理政事。

甚至为了锻炼他,庞太师还力排众议,将其派去永兴军路,接替了陆森的监军一职。

只要这次西夏攻略一成,王安石便可扶摇之上三千里,直中书门下,成为新进朝廷重臣。

但没有想到,却出了这档子的事

能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没有几个是白痴的。

他们清楚,以折家的能力,即使是短时间内打不下兴庆府,也不会溃败至此。

定是有硬生生改变了折家的军略计划。

而这,除了监军,不作其它猜想。

庞太师感觉到脑门一阵阵抽搐,忍不住脸色通红,然后又变得铁青。

此时赵祯站了起来,愤怒地说道:“除了永兴军路大败之外,兴庆府派出的使节昨已到达四方馆,他们递上文书,要我大宋俯首认罪,承认战败,割让秦凤路给他们的同时,还要把陆真送与他们,随他们一起回兴庆府,否则他们西夏大军铁骑,便会继续南进,攻下西安,踏平我东京城。”

说到这里,赵祯的脸已经变得完全通红,他重重将手中捏着的纸团往地上一甩:“欺太甚,简直欺太甚。”

这是昨晚西夏使节递上来的信书。

所有的视线,几乎都落在陆森的身上。

而陆森的表很怪,似笑非笑。

看不出陆森有什么想法,便又将视线放回到赵祯身上。

此时赵祯已走下龙椅,走到包拯面前,怒问道:“包卿,此时你可有良策?”

包拯低下,不疾不缓地说道:“城西的禁卫军可以动一动了。”

“动又有什么用!禁卫军什么战力,百姓不清楚,难道你们还不明白?”

这是赵祯难得地直斥包拯。

要是平时,他肯定不敢,但此时极度的愤怒之下,这事做出来,也不怪。

包拯摇摇,说道:“无妨,禁军战力是弱,但那是要看谁统军。我等文统领,肯定是蟹兵虾将,但若是武官统领,应该能有一战之力。”

“那谁来统兵?”赵祯怒问道:“曹家,王家,还是折家三郎?他们现在还有统军之才吗?”

曹家和王家都已几乎快成文官世家了,而折家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