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关灯
护眼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18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庆之也不用承担来自自己良心的隐约谴责。

当然,这并不是说白庆之就不管他们了,事实上白庆之是有派驻定北军将士负责守卫工作的,他们一方面要防着这些匪寇逃跑,一方面也要防着胡突袭。

只不过战争这种东西吧,真打起来要死的时候,那刀枪箭矢什么的,它可不会分辨你到底是不是定北军将士。

一方得,一方得财,合作愉快的定北军和谢氏锐在战事结束之后,各自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了属于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

至此,李璟和叶安澜的北伐工作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至于北境,那块地方谢渊已经说过了,他在全国大一统之前是不会主动去碰的。甚至等到将来时机合适,他也不会选择用大兵压境这样的方式统一北境。

李璟和叶安澜都清楚,这是谢渊对白庆之和定北军表达敬意的方式。

对此他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所以不管谢渊麾下的少数派如何叽叽歪歪,叶安澜和李璟都没有听他们的。

一板一眼执行着谢渊的命令,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的完成了谢渊下发的版图扩大任务。

再然后,这两个随身带着厚厚的几本账册,快马加鞭去了原本属于王氏的地盘去跟谢渊会合。

他们赶到时,谢渊正好收到了来自朝廷的第三封招安文书。

经过数年的彼此征伐,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成不了气候的义军势力,都已经被如今剩下的四大巨给消灭掉了。

所谓的四大巨,除了从东边发家的谢氏谢渊,还有和谢渊一起吞掉了之前那个王氏的秦氏秦崇义,以及原本是镇守西北的大周武将的裴氏裴元江、盘踞西南且与大周皇室有点儿亲戚关系的赵氏赵宗荣。

第37章 四大反王

秦崇义出身官宦世家,有个和王氏之主一样的毛病——儿。他的那后宅,比王氏之主的还要更一点儿。

之所以王氏之主的后宅出了毛病,他的没有,是因为他有个超级厉害的原配夫

他的这位夫虽然自己没能生下嫡子,但却把秦崇义的一位庶子当成嫡子养在了自己名下。

秦崇义后宅虽然美儿无数,但却硬是没有一能在秦夫的眼皮子底下再给他生出儿子。

他成婚至今二十余年,膝下明面上依然只有他那个以庶充嫡的一根独苗儿。

盘踞西南的赵宗荣今年四十出,他生父是当地大族的嫡系子弟,母亲是宗室世到来后,他凭借着自身的雄厚背景,一点一点占下了西南的广袤土地。

至于占了西北的裴元江,这位是四路反王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而且他还跟叶安澜有点儿九曲十八弯的渊源。

他出身武将世家,祖籍京城,他祖父原本是老平西侯帐下心腹大将。

老平西侯过世之后,他们一家一直被新来的西北军统帅打压、排挤。

他祖父无奈辞官、郁郁而终,他父亲却先是偷摸儿把家眷接出京城,然后又拉起了一支队伍,和朝廷派去的新任统帅对着

新任统帅被弄死后,裴元江的父亲并没有继续征伐其他义军势力,他固守西北,和定北军的白庆之一样,开始专心抵御外敌。

不久之前,这位可敬的裴将军因伤过世,裴元江临危受命,接过了父亲手中权柄,成了四大反王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他接任不久,朝廷就给仅剩的四路义军全都送了招安文书。

他们倒不是天真的以为这四家都会接受招安,送招安文书,朝廷其实也是抱着“万一呢”的念

他们想要兵不血刃的解决国内的反叛势力,如果有接受招安,有拒绝招安,那他们就让接受招安的去打不接受招安的。

如果天上下红雨,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四家出意料的全都愿意接受招安,那他们就把这四家全都派去打南蛮、北胡、西夷以及东边的海盗倭寇啥的。

总之就是让他们彼此内耗或者去和外敌对耗,这样京都的危机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大周朝的掌权者们确实打得一手好算盘,可问题是,那些能够在世当中活到最后的义军首领却也不是好糊弄的。

朝廷此举到底是个什么用意,他们全都带着自家的谋士分析了个再透彻不过,只不过这四家所图不同,所以反应也并不相同。

仍在贯彻“苟”字诀的谢渊、和大周皇室有点儿亲戚关系的赵宗荣,这两选择了使用拖字诀。

他们既不想接受招安,去做大周朝廷手里的刀,而且还是那种会把自己也给一并折断的没脑子的刀,同时他们也不想做那个最先跳出来吸引火力的出鸟。

与他们不同,裴元江在接到招安文书的第一时间,就脆利落的给出了“不”这个答案。

这位年轻的反王和自己父亲喜欢谋定而后动的子不同,他是个适合做猛将、不适合耍心眼儿的直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