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渊叹气,“您眼光倒是挺不错的,只可惜您来的有点儿晚了。”
谢渊堂弟眉一蹙,“陛下是说安国公已经有婚约了?”
“那倒没有。”谢渊也没瞒着他们,他道:“但是他已经心有所属很多年了。”
谢渊叔叔顿时打消了自己之前的结亲念,“既如此,陛下就当臣父子二
不曾来过吧。”
李璟再好,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别。
且不说谢渊十有八.九不会同意帮着他们争抢这门婚事,他们非要强求也只会让对方觉得他们不知进退。
就算退一万步说,谢渊念着亲,愿意为他们
例一回,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舍不得他的宝贝
儿去受这份委屈。
谢渊的亲叔叔心疼儿,也不眼馋李璟代表的权势地位,所以在得知李璟已经心有所属之后,他立刻就果决地放弃了这门亲事。
可其他却就没有谢渊亲叔叔这么好打发了。
继他这颗问路的石子儿之后,更多想要打李璟主意的家就都相继找上了谢渊的几位妻妾。
之所以不找谢渊及其祖母、父母,是因为这几位已经明确说了,他们不会越过臣子本直接赐婚,也不会亲自出面给臣子做媒。
有了他们提前放出的这句话,再加上这几位也确实不是谁想见谁就能见,所以那些对李璟有想法的家,就都有志一同瞄上了谢渊的那些妻妾。
第4章 仗势欺
谢渊的原配发妻皇后娘娘,在事不涉及到自己娘家父母和兄嫂的时候脑子还是很清醒的,那些过来找她走门路的
,她无一例外地全都直接回绝掉了。
不管是谁来找她,也不管对方含蓄委婉的许了她什么好处,她都始终只有一句,“本宫只是一介内宫,可不敢越过陛下为他的肱
之臣赐婚。”
她如今娘家没剩几个亲,身后根本就没有可以为她撑腰的势力。
皇帝虽然顾念旧,立了她这个原配发妻为后,立了他们二
的长子为太子,可这也仅仅只是代表了皇帝此时的态度而已。
皇后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能把此时的态度维持到以后,能的话又具体能够维持多少年。
她更不知道万一有朝一皇帝决心换太子,他们母子这个摆在明面上的正统名分又是否能够为他们争取到足够的助力。
她思夜想,怎么都觉得自己和儿子没啥胜算。
然而就在她为自己和两个儿子的身家命寝食难安的时候,皇上居然把最受他信任的臣下之一——英国公叶安澜派给了他们的长子做老师。
没知道,那晚皇后喜极而泣,哭得比儿子被立为太子、她被册封为皇后的那一天还要开心。
在她的认知里,皇上现在能给她和她的儿子正统的名分,以后他就也能随时随地再拿回去。
所以比起这些虚名,皇后反而更喜欢那些切切实实能够给他们母子带来保障的和东西,就比如自己很有本事,身边还围绕了一群能
志士的叶安澜。
谢渊让叶安澜教导太子,这在皇后看来就是皇上给他们母子的最大保障。
她很开心,也愈发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位贤后,时刻追随皇帝脚步的决心。
然而她投桃报李式的贤后做派,却让其他在大齐立国之后才被自己家族送进宫中的妃嫔误会了。
她们不了解谢渊,也不了解皇后,看到皇后这副做派,还以为她们这位娘家有也跟没有没啥区别的皇后娘娘就是个唯唯诺诺、胆小如鼠的软蛋。
谨慎一些的,或者被家里叮嘱过又相对比较听话的,心里即使看不上皇后娘娘的这副样子,面上却也没有表露出来。
她们按兵不动,不掺和任何不该自己掺和的事儿,只一心讨好皇帝,盼着能够早生下一儿半
。
而那些宫之前就娇纵任
的,甚至
脆就没有带着脑子这种东西进宫的,则是迫不及待就朝谢渊最忌讳的地方下手了。
谢渊登基之后,为稳固朝堂,接受大臣们的建议选了一共八进宫。
这八按照各自家世,
宫之后被分别册封为德妃、贤妃、昭仪、婕妤、美
,其中昭仪、婕妤、美
各两
。
没带脑子进宫的,是长的最漂亮,一来就最先得了谢渊青眼的王昭仪,娇纵任耍小姐脾气的,则是位分仅次于王昭仪和唐昭仪的两位婕妤。
这两位一个姓韩,一个姓徐,在家时都是被千娇百宠养大的,了宫一时之间也没能转过弯儿,不仅在
宫的第一天就因为一点儿小事闹了
角,招来皇后责罚,之后更是大祸没闯、小祸不断,三不五时就要被皇后派来的宫中
官或是说教或是责罚。
若她们只是一直这样为了谢渊争风吃醋,几个互相扯
花,谢渊这位一心扑在前朝的皇帝,和立志要做一代贤后的皇后娘娘最多也就只是
疼些、腻烦些。
看在她们身后家族的面子上,这两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