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给我戴绿帽子”的葩占有欲,他虽然也是世家大族出来的,但却一点儿也没有担心叶安澜改嫁会让他颜面尽失的意思。
在这两条之后,李璟还写了让大齐男子暗中咒骂他脑子有包的第三条。
这第三条的内容是,他和叶安澜的子嗣,无论是男是,嫡长都将继承他的安国公爵位。
虽说新修订的大齐律法里,已经把前朝大周的“嫡子承袭爵位”改成了“嫡出子承袭爵位”,但真正会让
儿袭爵的,显然还是不多见的,就更别提是像李璟这样直接写进婚书里了。
他这等于是直接把“我支持我夫”这六个字刻在了脑门儿上。
朝中那些重男轻的大臣怄的不行,他们就想不明白了,像李璟这样的恋
脑,他到底是怎么成为谢渊麾下第一谋士的?
有嘴欠,忍不住趁着上朝前后对李璟明嘲暗讽。
李璟好脾气的笑着听,看似胸襟宽广海纳百川,实际上却是懒得和这些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家伙多费唇舌。
有道是夏虫不可语冰,他和叶安澜之间那份无言的默契和互信,这些从未无条件相信或者支持什么的家伙显然根本无法理解。
李璟觉得他们很可悲、很可怜,同时他也清楚这些肯定也在反过来认为他很愚蠢、很丢脸。
他不想费时间去扭转这些
的想法与观念,所以他选择了不要这些
争辩,只当他们的冷嘲热讽都是毫无意义的东南西北风。
可他能忍,叶安澜却不能忍。
她的小黑账本儿敬业的记下了所有对李璟出言不逊的,然后,这些
就被接连
出的属于他们的黑料糊了个灰
土脸。
第437章 与税挂钩
和洁身自好的李璟不同,他们这些多少都有些明确触犯了律法的小辫子可供
抓。
他们当中罪名最轻的,都是逾制纳妾或者宠妾灭妻。
宠妾灭妻的话,视节严重程度,朝廷可以对官员处以停职、降职、免官等处罚。
如果闹出了命官司,主谋和帮凶还要按照大齐律法或是被处斩、或是被充军、或是被流放。
而逾制纳妾,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大齐律法对纳妾一事的严格限制了。
和之前的很多朝代一样,大齐也规定了治下百姓的纳妾条件。
和之前的那些朝代不一样的是,大齐的官府是真抓这项指标,而不是让它形同虚设。
先说身上没有官职、爵位的普通,这些
纳妾需得满足两项条件:一是年满四十,二是没有孩子。
然后是皇室子弟以及那些身上有爵位或者官职的,这些
按照各自的品级:
七品及七品以下的小官吏,可纳一名妾室,但不可生出庶出子。
六到四品的中级官员,可纳两名妾室,可生庶出子,但庶出子
不具有财产继承权。
三到一品的高级官员,可纳三名妾室,可生庶出子,但庶出子
不具有财产继承权,不享受朝廷恩荫。
超品公侯伯爵,或者获封郡王世子及以上爵位的皇室子弟,可纳五名妾室,可生庶出子,但庶出子
不具有爵位继承权。
皇帝本,可纳十名妾室,可生庶出子
,但皇位承袭要严格遵守立嫡原则,只有在没有嫡子嫡
的
况下,皇帝的那把椅子才可以传给庶子庶
。
说实在的,会在立法的时候把自己也给限制进去的,谢渊还真是史无前例第一。
可也正因如此,这条律法反而被格外重视了起来。
对于那些违法纳妾的庶民、官员、皇室子弟,大齐律明确规定了,他们每违法多纳一妾,所缴赋税就要提高一成,每违法多生一位庶出子,所缴赋税就要提高两成。
除此之外,征兵、劳役、捐款、施粥赠药之类的苦差事也会优先摊派他们。
且不说普通庶民有几个能扛得住这样的葩增税方式,就只说历朝历代都被百姓视作苦差的征兵、劳役之事,各家也都是不得永远都别
到自己家。
纳个妾居然还会提高自己被征兵、被要求服劳役的概率,这哪个男能够受得住?
再加上大齐还鼓励纳妾者的街坊邻居行举报之事,只要举报属实,官府就会奖励举报者当年份的减税名额。
减的比例也很巧,正是纳妾者需要多缴的那一或两成。
有了这两样手段,以前那种“就算是地里刨食儿的,若是他今年多收了三五斗粮食,他都想买个妾回来使使”的况,在大齐根本就不会再有存活的土壤。
当然,那些富商巨贾、地主豪绅、勋贵官员、皇室宗亲,还有那些自己虽然没本事,但却架不住投了个好胎的纨绔子弟,他们如果真想纳妾的话,多缴的赋税他们其实也是能够负担得起的,征兵、劳役什么的,他们也可以用钞能力找到选代替。
可问题是,能够负担得起和真要年年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