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关灯
护眼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218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位高权重,一个赛着一个的得谢渊器重和信任,李璟娶妻、叶安澜出嫁,谢渊给李璟送了贺礼,也给叶安澜赐了添妆。

碍于谢渊,那些与他们同朝为官的,就算私底下看不上李璟倾家产娶媳,看不上叶安澜以子之身受封国公、跻身朝堂,明面上却也不能把自己的这份看不上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

和皇后,还有那些看谢渊眼色行事的妃嫔一样,他们也在谢渊之后纷纷给叶安澜和李璟送了添妆、贺礼。

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但他们两家需要宴请的客数却也因此达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数目。

府里的厨子、仆从不够用,两家只能去跟好的家临时挪借。

叶安澜挪借的是叶金奎、杨小桃、文六娘、郑丰收府上的厨子、仆从,李璟挪借的则是李氏嫡支、长安、花良府上的厨子、仆从。

和着急忙慌想要足朝堂、恨不能一秒就把家中子弟全都弄成官身的绝大多数世家不同,培养出李璟的这个李氏,在大齐立国之后居然只是安排了寥寥数出仕。

而且被李氏长辈指定去参加朝廷遴选的那些李氏子弟,他们无一例外地,全部都只谋了四品以及四品以下那些不大起眼的官职。

他们当中的三个吏部、工部和大理寺做了不起眼的芝麻小官,另外的两个,一个远赴西南做了一州知州,一个则是就在他们老家附近的盐城做同知。

以李氏的族数量而言,这个出仕的数实在是少的离谱,再加上他们五又都只是不起眼的外官、小官,相比其他家族,李氏一系在大齐官场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这并不代表李氏就好欺负,就已经落西山。

恰恰相反,李氏正是因为一直都能看清形势,所以才会只让五名族仕,且还只让他们做外官、小官。

李氏的族长、族老们并不像某些眼皮子浅的家族掌权者那样,既容不得旁支比嫡支出息,又受不了自己所属的家族比其他家族弱势。

他们清楚谢渊对世家大族的忌惮,知道谢渊想要摆脱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分割与钳制,同时他们也心知肚明,李璟才是李氏一族未来数十年内,最能获得谢渊信任、倚重的那一个。

而李氏的其他,他们在谢渊这里是绝不可能越过李璟的。

如果李氏一族的争先恐后出仕,那么等着他们的结果就只会是他们和李璟一起被谢渊忌惮。

一旦谢渊对他们和李璟生出忌惮之心,他们李氏就只能要么拖着李璟一起不受重用,要么被动与李璟分道扬镳,从此各成一支。

这两种况都不是如今的李氏族长、族老们想要看到的,与其那样,他们更愿意让李璟成为李氏未来数十年里的领羊。

他们相信,只要有李璟在朝堂大放异彩,他们李氏就绝不会真的式微、真的没落。

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确实非常正确,李璟姑且不提,起码谢渊对他们这般识趣儿十分满意。

为了防止李氏一族拖李璟后腿,在李家自己作出抉择之前,谢渊其实有想过让李璟与李氏一族分宗。

分宗之后,李家再做什么,李璟就可以完全不受影响了,而他就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对李璟委以重任了。

然而还没等他提醒李璟,李氏如今的掌权者就已经自发开始约束族中子弟了,谢渊得到消息,索就也不去做这个恶了。

李家因此得以继续以李璟族亲的身份立足,甚至因为李璟感激他们为自己做出的退步,平时对他们也多有照拂,他们在老家的那一亩三分地,地位反而比之从前还要优越超然。

这次李璟成亲,李璟的祖母也专门提早写了信函回去,一是为了郑重邀请族们进京参加李璟的婚礼,二也是为了跟嫡支的族挪借厨子以及仆从。

倒不是说李璟在京城借不到足够的、合适的厨子和仆从,李璟祖母此举,其实是在表达自己一家不拿李氏嫡支当外的意思。

她用这样一件小事向李氏嫡支传达,她认可自家与李氏嫡支乃是一家一族。既是一家一族,有事儿的时候自然要彼此帮扶。这次是对方帮他们,下次对方有事儿,他们自然也会反过来再帮回去。

李氏嫡支显然也是很懂这个套路的,对于李璟祖母的请托,他们不仅没有觉得麻烦什么的,反而还个个都打了血似的,拼命想把自家的下给带上。

那可是京城的国公府,招待的可是包括皇亲在内的所有达官显贵,他们家的下要是能在这种场合派上用场,他们这些做主子的也会跟着脸上有光。

最终,因为各家都在争,现任李氏族长和他的夫,只能斟酌着每家都选了一批相对拔尖儿的仆从。

至于厨子,现任李氏族长就没有按照“均摊”的方式进行挑选了。

他把自己家里最好的几个厨娘,以及几位李氏族老家里手艺极好的厨娘全都点名抽调到了上京的队伍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