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裴慎讲到宣府的马贩子,她手里的笔一顿,问:“原不开战,贸易是正常的吧?”
裴慎点:“按理说是正常的,今年
原的牛羊价格不错,宣府那边的御马监的马充足。不像前几年御马监的马一直都不够。
原没有雪灾,牛马肥壮,南下的额额马贩子也多。”
裴慎做的事太多了,见识不是那两个游士能比的。
赵幼澄就喜欢和他聊天,尤其他能说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比如眼下就给她寻了一条新出路。
“原部落那边的
做买卖自然很谨慎。粮食生意也做,但也只是那几家在做。这种生意不好做。”
裴慎说完看了眼赵幼澄,见她依旧低在写,也没在意。
他可不知道赵幼澄已经在信纸上写下,放出风声,粮食运进原了。
加快米券发卖,尤其盯住那几家大族。
她抬就说:“
原牛马强壮可不是好事
,太穷和太富,都会让他们生出野心。还是让你们大
小心些吧。”
裴慎惊讶看她,大概是没想到她会说出这种话来。
赵幼澄见他惊讶,笑着问:“怎么?看我不像是聪明,能说出这种话来吗?”
六月中旬方氏回城后,给赵幼澄传来消息,舅舅李珰被点为吏部主事。
据说是周聿昭的功劳。赵幼澄听得面无表,周聿昭这是要做什么?当年她为周家
,他升至吏部侍郎都不曾帮过舅舅,真是
魂不散。
刘娘子原本是满心等着,怎么盯住外面的外室。可等从城外回来后,她突然对这件事也没那么执着了,连平里在府中的面面俱到的认真也没了,平
里唯恐有什么疏漏,在力尽做到尽善尽美,可从城外回来后,她脑子里空空的,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欢这样的
子。
或许原本她就不是一个坚持的,
慕虚荣,攀附权贵。
可进了周家了,她已经是忠义候夫了,反而心空空的,觉得无趣极了。
她想起婉淳公主纵身上马,迎风而去,风将她的衣袖吹的翻飞,那一刻她生出来的羡慕连自己都觉得惊怕。
这是她万万不能想的。
第75章 她死都不会承认
◎她和裴岘有私◎
她的改变连周聿昭都发觉了, 周聿昭近因为
了吏部,整个
十分忙碌,但忙碌之余, 他还是能发觉枕边
的变化。这是他的本事, 心细如发。
“你是怎么了?累着了?”
刘玉娘看着他,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样完美的丈夫,按理说她该知足了。
“没事, 歇一歇就好了。”
周聿昭温言絮语:“累了就休息吧,家中的事先放下, 我和祖母说一声,你休息吧。”
刘玉娘赶紧说:“不用了, 祖母这几也累了。”
周聿昭还记挂着赵幼澄贡献祥瑞的事, 吏部的差事还没有理顺, 他还要熟悉官员考核, 叔祖父留下的
他还要每一个都去接触。
只是他一心几用,另一面瞧着, 果然庆王妃那边为婉淳公主保媒的事闹的越来越大了,只要闹起来,这件事就不能成。
再加上庆王被点位漕运总督, 不就要南下, 看样子庆王妃要留京,她可没功夫
整盯着婉淳公主寻晦气。
裴荀在左书房和赵晖议了京城粮价持续过高,将会引发的问题。几位大都在。最后商定户部出面
涉,通州仓开仓放粮。
这事需有都统衙门协助。
裴荀等从左书房出来,因着这个当, 就去礼部约老廉亲王了。
为了幼弟, 他这张老脸是无所谓的, 他这看着严肃,孩子们都怕他,但是他骨子里是最宠孩子的。
老廉亲王管的事不多,陛下也是让他在礼部荣养,些许小事不会烦扰他。
只是他自己觉得身体康健,还是能管一管事。
裴荀到了府上,方氏还惊讶。
赵善易不在家,她也不好打听,只让祖父院子里的尽心服侍。
等傍晚赵善易回来,裴荀早走了,方氏悄声说:“户部的裴老大今天来了,傍晚才走。”
赵善易好问:“什么事?”
方氏也不清楚,赵善易在老爷子这里嘴甜,笑着问:“老祖宗,听嗦裴老大今
来了?”
撇他一眼,问:“怎么了?不能来找我?你想打听点什么?”
赵善易嘿嘿笑:“瞧您这话说的,我就是随问问嘛。”
廉亲王七十几岁高龄,生的高大,即便老了也是
矍铄。最不喜欢麻烦晚辈,他将赵善易过继到了儿子名下,但依旧不习惯赵善易夫
伺候他,对着赵善易的时候,也多是骂骂咧咧。
廉亲王喝着茶:“没什么,只是闲聊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