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当捕快那些年

关灯
护眼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2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到两身前,一把夺过他们的战马,翻身而上,径直向天坛方向疾驰而去。

冯千金还在后面叫喊,“我刚配的马鞍!”

虽然圣驾已过,但尚未返回,通往天坛的路上,依旧有重兵把守。

众官兵看到两两骑在官道上奔驰,本想阻拦,可看到两浑身血污,急促打马催行,又看到范小刀手中高高举起的登闻令,也明白事态的严重,纷纷让行,不过半炷香功夫,两便来到天坛门

第44章 皇帝寿典

天坛。

大明皇帝进了天坛之后,便进斋宫休息。

按照礼制,皇帝寿典和祭天,本不应该在同一举行,而且在祭祀典礼之前,提前斋宫斋戒三,以表虔诚。可是,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宫,仪式流程都已简化,所有程序都在一内举行完毕。

皇帝寿典,十分繁琐。

连中途撒个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况是要祭天。

天坛内,蘸台搭起,四周是黄龙旗和大明月旗,先前护卫的禁军,进天坛后,也都按计划部署在四周,负责警戒和仪仗工作,而具体的安保防护,则给了陆天硕的东厂。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

昨夜皇宫里发生的事,没有提及,就如从未发生过一般,不过,朱延内心却是无比的忐忑和惶恐。皇帝的态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担心秋后算账,今是特殊子,不便发作,可以后的事,又有谁能知道?

徐亭宫面圣,徐妙子退婚一事的消息,已经传太子府中。

朱延对此有所耳闻,不过,他是皇帝寿典的,也没有心思去过问此事。如今之际,只有把眼前的寿典做好了,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才是正道。

皇帝又一次沐浴、更衣。

虽然早上在宫内已经洗过一次,但是礼制就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这些让皇帝不自在的条条框框,是太祖皇帝流传下来的规矩,他虽然我行我素,但还没有强大到去对抗礼制。

太子率领文武百官、王公勋贵早已等候在外。

等到吉时一到,皇帝从斋宫缓缓踱步而出,百官跪下,山呼万岁,在一阵中和的韶乐声中,开始寿典和祭天。

这是一套十分复杂而冗长的仪式。

化繁为简,就是举行了一场大型演出以及会议。

此次会议,规模盛大。

本次会议地在天坛举行,由太子和宗府主办,礼部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大明皇帝朱聪,大明国师太平道长,内阁中全体成员,六部九卿的主要负责,京城各衙门中层以上部,外国番邦使团的主要负责,京城的百姓在天坛外旁听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安保和后勤工作,由六扇门、东厂、禁军、机营等共同办。

首先,大会进行第一项:点燔柴,迎帝。

祭祀,有一处高炉,里面堆满了柴火,有太监点燃了燔柴,顿时浓烟四起,火苗渐渐大,又有十几个,抬着一牛犊,将之投火炉之中焚烧。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太子率文武百官,来给皇帝祝寿。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拜年的话,要说,还要变着花样说,有的投其所好,写赞美皇帝的青词,这些祝寿的话,当然不会当着皇帝一一诵读,皇帝也不会看,而是投炉中焚烧——这玩意儿是给老天爷看的。

当然,光说不做也不行。还要刷礼物,文武百官刷礼物,番邦使团刷礼物,还有各省的总督巡抚,也会刷礼物,都是些稀罕玩意儿,什么白鹿白鹤、千年太岁、印`度油、大宛名驹等等等等,除了大火箭,什么都刷。

这些礼物,当然不能焚烧,也不能摆上来。不然的话,整个天坛就成了潘家园,它们以一份清单的方式列明,再呈给皇帝陛下。最后皇帝会选出送礼最和心意的那一份,而送礼之,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榜一大哥。

会议进行第三项:祭天帝表,简单来说,就是写给老天爷的一封信。

这一项就是皇帝的自我表彰大会,跟老天爷唠唠嗑,诉说一下自己当政二十多年来的丰功伟绩,难得祭天一次,皇帝和老天爷,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做了什么,我得告诉你,我不说,你怎么知道,怎么奖励我?

奏表以四六骈文写成,大意是:

当政廿年,海晏河清。

万邦来朝,天下承平。

开疆拓土,文治武功。

百姓安居,国运昌隆。

怎么样?妥妥的千古一帝啊!

老天爷,我帮你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条,你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不给个长生不老,你好意思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