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哭一边说,有时候说到激动处,郑小娥还会被水呛到,咳的撕心裂肺。但她依旧忍不住要哭。就算眼泪都流到了嘴里,郑小娥也停不一来。
幸芳开始还拿手绢给郑小娥擦眼泪,后来发现郑小娥这是憋的狠了,在发泄,她就不管了。能发泄出来是好事,不然郑小娥非得憋出毛病。
连蒙带猜的听了半天,幸芳才搞明白,郑小娥为什么会这么崩溃,这么难过。
原来是因为郑秀,因为她家被给举报了。幸芳这几天天天在警局加班,她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倒
就睡,就不知道,大杂院这几天里实在闹出了不少的事
。
还有六天就是知青下乡的子,最近各家各户,为了自己家的心肝宝贝留城,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通。
像郑秀之前那样被截胡对象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闹。
兄弟反目,姊妹成仇,母决裂,父子对骂的,简直屡见不鲜,多到数不胜数。郑秀这种被陌生
背叛的,在这一众新鲜事中,都排不上号。
处对象而已,成不成都有可能。这个不行,换下一个不就得了。
本来,郑小娥经过多方努力,已经又给郑秀物色了一个好对象。这回为防被坏,她准备悄悄的相看。结果,万事俱备,就差结婚的时候,郑家出事了。
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把郑家给举报了。举报信上说,郑家作为五的三职工之家,却不思进取,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只想逃避下乡,特别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举报
说郑家不带好
,搞得大家都不愿乡下,四处走关系,特别影响工作。举报
说,郑家的事
,影响恶劣。为防大家有样学样,都不下乡,必须严惩郑家。郑秀必须下乡,否则以后她的哥哥们就不准提
。如果郑家不服,就开除郑家的工
,让他们下岗。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不服气,世上的好事全被郑家占了。
他在举报信中举例说,别家只有一个工
,却要下乡两三个孩子。而郑家三个工
,却没有一个
下乡。这不公平!
凭什么呢?大家一样当工,为祖国做贡献,凭什么郑家占那么多好处?郑家
又没有优秀到不可替代,凭什么她家
不用下乡?
感享受福利的时候,她们家拿的比谁都多,
到需要尽义务的时候,她们家却不出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听说郑秀好事将近,马上能嫁金婿。某看不惯郑家
子太好过的红眼病,就写举报信把她们给举报了。
本来这种一看就逻辑不通的举报,是不会成立,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但谁让金凤刚刚大闹革委会,郑瀚又帮金凤,在扳倒前革委会主任的事上出了大力呢。
革委会虽然因此倒了一批闹的凶的。但前革委会主任那批也没有全军覆没。剩下的小喽喽,每天夹着尾
做
,相比以前的风光
子,就挺憋屈的。
他们恨金凤,恨郑瀚,恨郑家,恨每一个正义感棚的路
。他们像是躲在
沟里的老鼠一样,时刻准备着报复。
郑家的把柄被送到他们手里,这帮唯恐天下不的,当然要搞事
,要来郑家找麻烦。
那帮是真的很不要脸。他们最开始想的是
郑秀下乡,让郑家
伤心,或者让他们反目内斗,看郑家的热闹。等到了郑家,发现郑秀长的很漂亮。那心思不正的,就打算强娶郑秀当他老婆,一面折磨郑秀,一面报复郑家。
这心思龌蹉的,郑家根本忍不了。
郑小娥连当兵的婿都瞧不起。革委会的无耻之徒,她怎么可能喜欢?
那烂仔刚露出一点儿求亲的意思,郑小娥就跳如雷,把
给打了。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革委会的无耻小
,尤其难缠。
郑家本来和革委会就不对付,现在郑小娥又打了革委会的,那帮
借题发挥,郑家的事就被闹大了。
郑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们就被树成典型,被群众盯上了。
因为知青下乡一事,舒城最近怨声载道。为了自家的孩子,每个心中都有不如意。越是临近知青出发的
子,大家的
绪就越难以控制。
本来大家就在发的临界点,现在郑家被推出来,成了吸引火力的靶子,众
不满的
绪,就一
脑的都发泄在了郑家的
上。
举报郑家的举报信,写的很有煽动力。不少跟举报况类似的
家,都感同身受,勃然大怒。
确实啊,有的家五个孩子,却要按政策要求,下乡三个。结果郑家三个孩子,却一个都不用去,还个个都能当工
,这谁看了心里能舒服?
这样的好事,放平时大家都要羡慕嫉妒一下。在现在这个风尖上,郑家的事
被无限放大,嫉妒她家的
就越来越多。
郑家只是普通百姓,没护着。她们家就被愤怒的群众批的体无完肤。
本来郑家好好的过子,没招谁也没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