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关灯
护眼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7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营养,你家这块地,是才开垦出来的,哪怕用了堆肥,营养还是有所欠缺。你先不要上堆肥了,堆肥上多了不仅没用反而会烧苗。这样,最近你试着给地里再浇些水吧,剩下的我来想办法,得制造出化肥才能解决问题。”

安抚完顾小牛夫妻以后,陈庚年急匆匆离开。

然而,这次县太爷显然是没有把问题解决,于是恐慌开始从顾小牛家,蔓延到其余一百多位种植棉花大豆的家。

一年只能种植一茬的庄稼出了问题,肯定心里慌啊。

就连一些先前打算种植大豆棉花的民众,在听说这事儿以后,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这棉花和大豆,看起来没那么容易种植啊。

离开顾家村后,陈庚年别无他法,只能硬着皮再次找到孙元河:“孙叔,况有变,咱们不能等下去了,先试试自己做化肥吧。”

不试试的话,总不能看着这些棉花大豆完蛋。

孙元河也是个豁达格,当即点:“行,那咱先试试。”

陈庚年决定先用土法炼焦来试试。

这个其实很好做,上辈子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农村都会自己土法炼焦。挖个坑用砖砌成砖坑窑,然后把煤块丢进去点燃,再用砖、土盖上就可以了。

但尴尬的是,家土法炼焦,是要焦炭去冶铁炒钢的,陈庚年需要的是里面的氨气!

没有导管装置,怎么将氨气引出来?更别说这种土法炼焦,甚至都无法将氨气存留住。

硫酸的炼制也出了问题。

因为这玩意儿是有腐蚀的,把绿矾放进铁锅里炼制,完全行不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江县地处西北旱区,像是这种旱区山林里,最容易产生绿矾,沿着煤矿区一阵搜索,就能找到绿矾矿。

制造技术有了,原材料有了,可就是缺专业才,死活搞不定!

陈庚年喊上铁匠铺的师傅、砖瓦窑的工匠,跟孙元河几折腾了好几天,最后也没搞明白。

他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得找富先生去凉州引进才,要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孙元河看了一眼气馁的陈庚年,问道:“县太爷,这,咱还要继续吗?”

他腿脚本来就不便,这几天跟着忙上忙下,也累的够呛。

陈庚年‘吁’了气,苦笑道:“暂时先停了吧,我去找——”

话还没说完呢,裴宝来急匆匆赶过来:“县太爷,娄知府的妹妹来了,现在跟着富先生马上就要来这边了。”

为了方便做化肥实验,陈庚年把实验地点放在了砖瓦厂附近的一片荒地。

这事儿比较急,所以最近他一直在这里待着,没怎么回县衙。

去年冬天,娄献跟裴宝来约好,等春天的时候,让妹妹跟着江县的车队来江县,代替自己探望老师。

这事儿陈庚年听说了。

但因为最近忙,裴宝来没有亲自押队去凉州。

于是娄姝就跟着物流厂的队伍过来了。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好,那我去迎接一下。”

虽然手里一堆事要忙,但上官的妹妹来了,肯定要去迎接一下。而且娄献对江县十分照拂,陈庚年心里是清楚的。

-

娄姝是半个时辰之前到的江县。

她的马车在江县看来可谓是相当豪华,不仅轿子宽敞,还有两匹高骏马拉着,那阵仗,看得直接瞪圆了眼。

乖乖,这马车也太气派了点!

但事实上一路走来,娄姝心里也在惊叹。

这个江县,比她想象中还要富裕。地里的庄稼穗饱满的惊,好些家似乎都在盖砖瓦房,家家户户有小菜园,院子里经常能瞧见鸭或者猪牛,们脸上都带着幸福惬意的笑容。

她还路过了江县的几个青砖瓦厂房。

娄姝知道,那些运送到凉州的青砖瓦,以及猪,都是那些厂子生产的。

等到了江县县衙,看着那气派的三层办公楼,饶是见多识广的娄姝,都没忍住有些侧目。

那位县太爷,真的如她哥所说,是个才啊。

要知道江县以前可是出了名的凉州最贫瘠,现在外面世道那么,其余县区民众紧子,凉州还经常有流民来投奔。

反观江县,完全就是个世外桃源之地啊!

娄姝坐在马车里,不停暗示自己,要表现的沉稳,一定不能被那位县太爷讨厌或者嫌弃。

等做好心理准备以后,她下了马车,一双眼睛亮亮地打量这宽阔气派的县衙,在心想的却是,该怎么跟那位县太爷打好关系,然后和对方合作,跟着他赚钱呢?

她可太需要钱了!

不仅她需要,她们凉州,都需要这些赚钱的法子来发展民生经济。只有凉州富足起来,她哥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