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有这么一回事儿,他肯定就手软两分,不对南康王如此狠辣了,现在想弥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补。
再把吃了的给吐回去?再偷偷给南康王的俸给补回去?
那也不太好看啊!
南康王最后醉倒在了殿前,顺德帝也不好计较家失仪,便遣了
,将南康王一路送回去了。
这都什么事儿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朝中文臣突然有来御书房上奏——南康王不是舍不得自己
儿吗?不如直接封给南康王一个西疆大官,叫南康王也跟着去西疆去,这不就得了!
南康王虽为南康王,但是自家王爷不在封地的可不少,单说是那群武将,一个个的爵位和自家老小都在京城,却都在边疆呢,还有一些宗亲,封地在全大奉各地,但是
却都在京城。
当年南康王去江南,是因为他没有官职在身,所以一直留在江南,但若是给南康王一个官职呢?
反正家金蛮王愿意在纳木城成婚,也算是大奉的地界,有什么不能封的呢?
这么一算,竟还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儿。
顺德帝一时间龙心大悦,就开始琢磨能给南康王封什么官。
西疆有什么官呢?
太小了,配不上南康王这么爵位,且南康王着实是受了一番委屈,自当是给高一些。
顺德帝翻来覆去的琢磨了片刻,觉得西疆郡守这个位置不错,自打他把裴兰烬从这个位置上削下来后,还没挑出来新的郡守呢。
扔给南康王个官位弥补,还能一直陪着他儿,也挺好。
顺德帝愉快的将旨意跟南康王说了一通,南康王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但又似乎没觉得很抗拒,迟疑了一番,接旨了。
南康王前脚接了旨,后脚赐婚的旨意便从皇宫一路送到了南康王府,封沈落枝为灼华公主,并未另起封号,择西疆纳木城成婚。
因着是两国联姻,所以嫁妆倒是由国库给出了,所有宗室都给添妆。
接了这道圣旨,沈落枝心里的石才算是落了地。
她想嫁,耶律枭想娶,但是怎么嫁,怎么娶,都是门学问,他们双方拉拉扯扯,还得顾忌一个顺德帝,自然是要想法子,让自己得来的利益最大才行。
南康王因为被顺德帝猜忌之故,多年一直留于江南,未曾外出,也不曾有过什么官职在身,手里有钱,但从未握过实权,在江南呆够了也不能出去,一腔抱负也难以实现。
现下有了个官身,也算有底气,能四处行走,也自在,且远离了江南那一片富庶之地,顺德帝也不必担忧他继续在江南敛财。
最关键的是,他的儿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不必担忧什么离得远,见都见不到。
南康王后来想了想,单在这一点上,他觉得和耶律枭成婚,比跟裴兰烬成婚还要好一些,若是沈落枝嫁到了裴兰烬这边,后也是跟在京城,他们夫
在江南,也是一年到
见不到一次。
还不若他们一道儿跟到西疆来呢。
所以南康王明面上与耶律枭左右拉扯,背地里安排去给顺德帝谏言,眼见着一切都走到了他能接受的地步,他才施施然接受。
这世事变化,谁都说不准,在几个月之前,他们还以为彼此恐怕再也见不到,但到了现在,就已经在筹备婚礼了。
不过是一个事在为罢了,多方角力,互相退让,把局面拉成自己能接受的那一方。
家宅国事其实都没什么区别,都是多方互相较劲,但只要耶律枭与沈落枝双方一起筹谋,便能替彼此杀出一条路来。
如果像是裴兰烬和邢燕寻一样,最开始就存在欺骗与设计,存在不断压榨对方而满足自己的事,那这个婚就算是成了,他们
后也好不了的。
与
能不能走下去,其实在最开始就能窥探出端倪了,如果耶律枭永远都是学不会退让的西蛮疯子,那他们也不会有今
,如果裴兰烬在发觉自己
上邢燕寻的时候,没有左右摇摆,想要齐
之福,早早与沈落枝解说清楚,那他们三个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总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去改,去真切的为自己伤害过的
赔礼,才能一起携手走下去。
上一个
简单,娶一个
很难。
命运会安排相见,但能不能留住,却从来不是命运说了算的。
自顺德帝的圣旨下来后,南康王府瞬间变的炽手可热。
先是耶律枭,新欢鼓舞的上门来了,他本以为自己能见见沈落枝,结果没见到沈落枝,反而见到了南康王。
老丈儿和
婿大概天生就有一种敌意,
婿看老丈
儿如临大敌,做什么都不顺手,老丈
儿看
婿越看越烦。
耶律枭这张脸长得还不错,颇为蛊惑心,但是放到同行眼里可就不怎么样了,南康王怎么看他都觉得这
儿不是什么好东西,哪怕婚约都落下来了,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