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关灯
护眼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第145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研究的嘿嘿……”这回到他幸灾乐祸了。

工部尚书:“……”

好家伙,狐狸尾露出来了!原来是特地来看他笑话的!

“尚书大,咱们是多年同僚,何至于此啊!”工部尚书痛心疾首,说好的同僚谊呢?

户部尚书冷笑,现在何至于此了?刚刚你偷笑的时候呢?你幸灾乐祸的时候呢?那个时候怎么就不何至于此了?

转身就走,赶回户部,不行,他一个的战斗力不够,得再找几个战友。

工部尚书心里烦躁,也不忙着画图纸了,还抱有一丢丢幻想:没准呢?

等今份报告传过来,那一丢丢幻想彻底灭——工部要做的事还真多!

再看看楚婳的感叹……

什么叫不当官还有挺多好处?没有这回事!

什么叫好东西都拿出来,朝廷就没有闲了?不带这么坑未来同僚的啊!

工部尚书:心慌、意

无独有偶,看到这份报告的皇帝和百官心里都有点慌。

本以为楚婳手里的好东西已经被他们掏得差不多了,哪知道光是肥料,她反手就能掏出十几种,让户部和司农寺为此上几十年啊?

兵部尚书想到了设计巧妙的复合弓图纸,上面的滑、螺丝钉等配件已经够他们研究的了。

等全部研究透彻,制作出来,运用到其他领域,少说也得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

刑部尚书想到早前案时楚婳偶尔会提及的什么犯罪心理,犯罪画像,有些内容当时听着很有道理,等他们自己运用抓犯的时候又有些生疏。

还是得让楚婳系统地讲一讲,如果能够将这些知识整理起来编纂成册推广开去,或许能提高大盛公职案的效率。

吏部尚书已经预见因为化肥而产生的种种调动,估摸着未来几十年整个朝堂的官职任免、调动、升迁都会很频繁。

礼部本该是最不会被殃及的部门,但礼部尚书提前预见可能要办的丰收祭。

武将们的想法要简单一些:楚婳能给他们提供更省力更强力的兵器,更多的粮食,更有效的药物,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好啊!

文武百官思来想去,翻来覆去,最终得出一条结论:小姑娘年纪轻轻的,就适合拉来当官,为国奉献!

太年轻?年轻好啊!年轻就能多为大盛奉献几十年!

百官们自发地给皇帝递奏折,文官的折子婉转一些,武将的折子简洁一些,不管是谁送来的,折子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皇上啊,让楚婳早点当官吧。

皇帝:“……”

他的吐槽欲绷不住了,对着锦衣卫指挥使林友就是一顿吐槽:“朕怀疑他们就是看不得楚婳研究出一个东西,让他们一群忙得团团转,结果自己一个在旁边清闲。”

林友心说:楚婳也不清闲啊,晚课不上,美不看,眼瞅着就瘦了两斤。

皇帝又说:“是朕不想早点招她朝堂吗?是朕不想让她早点为大盛活吗?是太师太傅不肯放啊!”

就你们知道委屈啊?朕还委屈呢!

林友等了等,没听到下文,便附和了一句:“皇上,太师和太傅为什么不让楚婳通过世家和官员举荐朝?”

如果是举荐朝,根本不需要再等五年,立马就能走马上任开始活。

文武百官递折子的意思,也是想让楚婳走这个路子。

皇帝连翻几本奏折都是让楚婳当官的,赶紧丢一边去,眼不见为净,疼地捏捏眉心。

朝本就有诸多争议,举荐朝会被百姓认为是走后门,身上有再多功劳也会被认定是旁的功劳加诸在她身上,科举就不一样了。”

“在百姓的眼中,科举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式,她能从那么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自有其能力,身上的争议总会少一些。”

林友打从心底觉得这事不靠谱,科举同样有作弊,有泄题。

百姓要是不信任一个,不管通过什么手段朝当官都不会信任,除非她能在后续的时间里通过政绩和事实向所有证明。

可,楚婳又不缺能力和政绩。

要是把她做出的那些贡献挑能公开的部分进行说明,起码能捞一个四品官当。

此时此刻,看到有能力有靠山的楚婳要想朝为官,过程竟如此曲折,便是皇帝都忍不住叹气。

罢了,还是先把子科举的事给办了吧。

起,早朝就开始讨论子科举。

过去百官对此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是反对就是中立扯皮。

如今虽然还有个别官员反对,但态度早已不像过去那么坚决,声音也没那么大了,只因为他们清楚这一政策是在为谁铺路。

一项新政策的面世永远得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扯皮,不会太快开始实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