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会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而另一,苏荷等了许久都没等到爸爸回来,推开门支棱耳朵听,就听到他这一句夸赞。
“……”
酸。
爸爸都没这么夸过她。
第3章
苏荷耍脾气的方式, 就是待在苏教授暂住的屋子里,说什么都不出来,饭也不出来吃。
余秀兰和赵建国中午回来,还以为她身体没恢复。
赵建国好脾气, 不跟苏荷一个年轻姑娘计较太多, 还让赵柯给苏荷盛饭菜, 端到屋里去。
苏教授哪能让赵柯去, 接过来,“我去送就行。”
谁送都行, 赵建国就是说一句表示礼貌。
下午, 苏教授提出去土窑那边儿看看。
赵建国要去挨家挨户走访看诊, 余秀兰则是要去村外, 三个便一起走。
余秀兰以前当主任,还能顾及些大家伙的脸面,现在看不惯
,连个话茬子都不接。
赵柯一个担负起不冷场的责任。
路上, 其他社员碰到他们, 不知道苏荷和赵瑞的纠葛,跟苏教授主动热地攀谈。
社员们对写报纸文章的大教授,都挺尊敬好的。
苏教授表现得也很有礼,看起来丝毫没有瞧不起乡下。
社员们对他好感不断叠加,问啥答啥,一点儿不扯谎。
赵柯并不在意苏教授给村里留下多好的形象, 也不在苏教授采访的时候上前去引导或者暗示社员们怎么回答。
她或许方法上有些偏门, 但问心无愧。
“您随意, 冷了就进去。”
赵柯等苏教授答应后, 一个进大库。
而苏教授对着土窑咔咔拍照, 看到有几个赵村儿的也在顶着寒风
活,心生疑问,直接问出来。
先前的问题,大家伙儿七嘴八舌,各有说辞,但都不约而同地往好了说。
现在他问们为什么也在
活儿,众
一时间茫然,“全村
都要上工啊。”
苏教授又换了个说辞,“我是听说,冬天农闲,农民窝冬,你们赵村儿大队要烧砖,男社员应该就够用了吧?”
正抡着木槌压砖坯的赵六婶儿罗红霞道:“俺们有程表,既要上工又要上课,还要安排休息
,光男社员排班儿,
不开,也太辛苦了。”
今天班的组长是许诚,也是他在赵柯走后,陪同苏教授。
苏教授采访其他社员期间,他一直不好说啥,这时候故作无奈道:“老爷们儿养家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怎么会怕辛苦。”
活儿的男社员们闻言,附和——
“许诚说的对。”
“我们养家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对,庄稼汉只要能养一家老小,不怕辛苦。”
许诚看向存在感几乎等于无,默默活的媳
儿丁巧巧,叹道:“赵柯年轻,今年才刚当上
主任,新官上任想
一番事业,我们都能理解,就是心疼家里的媳
儿,这么冷的天,我是宁愿她在家里做做家务,享福的。”
他眼里刻意作出的心疼,没怀疑。
丁巧巧戴着线手套,握着锹活,仿若不觉,
都未曾抬起来。
许诚没有得到配合,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又很快移开。
男社员们则是跟着他的话说道——
“说得在理,谁不心疼媳儿。”
“照顾好家,外
活儿有我们这些男
就行。”
社员
听又不
听,啐道——
“我们还心疼自家爷们儿呢。”
“就是,我们跟着排班儿,我们男也能轻松点儿。”
“凭啥男能
,
不能
,我们也是赵村儿的一份子呢。”
“能顶半边天,家里活儿也没撂下,不比你们男
差啥……”
男社员们说不过她们,声气弱了点儿。
“我们说一句,你们有两句等着。”
“不跟你们一群老娘们儿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