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到商场旁边音像店里正在唱着:‘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 。
突然想到,此时正是九三版《包青天》最火的时候,大街小巷,几乎都会唱一句‘江湖好汉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因为有这个热度在,江柠决定写一篇现代
法医穿越到大宋,成为武功高强的
捕
的探案推理小说。
上一世她写的第一部 作品,就是现代探案刑侦类的,单位领导是个文青,知道到她在写小说,特别支持她,特意和公安单位打了招呼,让她去公安机关学习了两个月,近距离观察警察们是如何查案案,并让她翻看了许多过去的卷宗,后来她这部作品还被拍成了刑侦剧,这也是后来新任领导上任,把她调过去当领导秘书的原因。
因为脑海中本身就有很多案子,只需将这些案子安排的更具故事,同时符合古代环境。
思路一出来,江柠顿时思如泉涌,脑海中一下子出来好几个案子,并构思如何将这些案子一环扣一环,最后牵扯出王爷谋反的大案。
现在武侠风盛行,江柠决定在其中夹杂一些感、江湖、武功路数等描写。
之后就是每个物的
设了。
等江柠将两桶小龙虾卖完,江柠也基本将这篇长篇小说的基本脉络在脑中梳理了一遍,此时恨不能立刻找个安静的地方,将构思的这些通通写下来,将大纲理顺。
由于急着写大纲,江柠这次回来并没有在路上钓龙虾,而是自行车踩的飞快,下午一点多,就回到家,拿起笔就开始将构思的古代版刑侦小说的大致架构写出来,再写物小传,将每个将要出场的
物
格、身世外貌、标志
动作、武功路数等都一一写在笔记本上。
第章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江柠活动了一下脖子,出门眺望远方,目是一大片青色秧苗, 生机勃勃。
江爸江妈都还没回来, 大约是去地里了。
双抢虽然结束,可地里还有一堆农作物等着收, 棉花、红豆绿豆黄豆长豇豆,等等。
除了收这些农作物,还有除、施肥。
在江柠记忆中,地里的活好像永远都不完,江妈每天都能找到各种事
忙活, 也能找到各种事
让你忙活。
她去厨房淘了米,闷在锅里, 去院子里摘菜。
看到葫芦熟了,摘下一个长条形的葫芦瓜。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葫芦瓜了, 实在是小时候吃的多了。
在她记忆中,好像她的夏天,每天都是一盆焖煮葫芦瓜块,吃到后来她见到葫芦瓜就怕。
她将葫芦瓜切成细条状的丝,放盐, 给它杀出水分, 又去处理河蚌和田螺。
江爸前些天摸的河蚌螺蛳已经养了几天, 泥沙几本都吐净, 江柠洗刷了几个河蚌和田螺, 准备做个
锅河蚌田螺、河蚌冬瓜煲, 再凉拌个葫芦瓜丝。
做锅的田螺最好使用大田螺,他们当地很多
分不清大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 很少去吃大田螺,其实田螺与福寿螺很好区分,一个
圆圆扁扁,一个
又长又尖,后者就是田螺了。
江柠看了一下,江爸摸回来的全都是田螺,没有一只福寿螺。
她做的所有菜都非常大份,许是油水不足的缘故,江家所有都是大胃王,包括江妈。
她从小就不太敢夹菜,好像孩子在饭桌上多夹一筷子菜,就跟有罪孽似的,每次她吃了还不到两筷子,桌上的菜就已经被抢完了,后来她做菜不知不觉就养成一个习惯,喜欢做超大份的。
她手艺好,做的菜吃不完,就往单位带,邀请大家一起吃。
菜都做好后,江爸江妈还没回来,江柠已经饿了,就自己先舀了一碗河蚌冬瓜煲吃了起来。
一直到天擦黑,江爸才又拎了一大筐小龙虾回来,倒在院子里的菱角盆中,江妈也扛着锄,挑了满满两篮子的长豇豆回来。
这时候的长豇豆再不摘掉,就要老了,这东西结的又快又多,密密麻麻,每天都能收一大菜篮子。
“今天烧了啥好吃的?”江爸刚进院子就闻到了香味,在井边一边清洗就一边迫不及待的问江柠,也不等江柠回答,自己就跑到饭桌边,看到堂屋的饭桌上的陶钵里,一大钵盆的锅河蚌田螺,点缀着青红椒、小米辣、大蒜叶,看着就让
胃
大开。
江爸江爸立刻就夹了个田螺吃上了,“田螺和河蚌还能这么烧啊?”江柠烧的锅河蚌田螺实在是太好吃了,江爸也不急着吃饭了,拿了两个碗,从陶罐中,舀出两碗自家酿的米酒来,喊江妈:“
莲,过来陪我喝两杯
!”
江妈洗了手过来,嘴里说着:“喝不死你!”还是坐到饭桌前,端起碗,眯了
酒,然后问江柠:“今天赚的钱呢?”
江柠吃着碗里鲜美的河蚌冬瓜煲,“钱我要拿去学费。”
“你拿出来,我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