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关灯
护眼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这柠萌,不会是个学生吧?

王咏到底还是去了水埠镇。

他先是去水埠镇派出所,去调查看有没有江柠这个

一查,还真有江柠。

再看出生年月,掐指这么一算——周岁不到十四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咏不相信能写出《大宋》的作者,会是个不到十四周岁的小姑娘。

可现实由不得他不信,因为这小姑娘的老家信息上清楚明白的写着水埠镇、临河大队,和第一封信上留的地址一模一样,档案中显示,江柠小姑娘考上了吴城县一中,现在如果没搞错的话,小姑娘正在吴城一中读书呢。

这还是王咏明确提供了身份证、记者证、工作证、单位开的证明及《武侠》这本书里面关于《大宋》的内容,又打电话联系了广市那边的派出所,确定了王咏确有其,才让他查的,不然当地派出所还不会让他这个外乡查本地户籍。

王咏确定了他要找的,居然真的是不足十四周岁的学生后,整个都恍惚了,坐在派出所大门的椅子上。

派出所的民警们则看王咏带过来三期《武侠》期刊,看的津津有味。

他们首先看的当然是据说是他们当地一个小姑娘写的名叫《大宋》的故事,看完里面主角用各种专业的刑侦手段,帮助她老爹案,有些刑侦手法是他们刚学习正在用的,有些刑侦手法连他们都不知道,可听起来也不像胡诌。

当地派出所的警察看完,指着《大宋》里面专业的内容,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王咏说:“王咏同志,你呀,肯定是找错了,写这个《大宋》的作者,绝对是我们公安系统的!”

第2章 2 【三更】

这时候派出所民警, 一般都是由退伍下来的军转业回来当民警,都是有几把刷子的,也会定期去县里或市里学习新的刑侦案技巧。

听到民警十分肯定的话, 王咏又恍恍惚惚了。

因为不是一个民警这么说, 而是所有看完《大宋》的民警,都对第一个说这话的民警表示赞同, 并纷纷用肯定的语气说:“绝对是出自我们公安系统内部的,这个案手法,我们上个月刚去市里学习过,不是我们系统内部的,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这案分析的细致程度, 抽丝剥茧一环扣一环的,还有审讯手段, 说不是他们系统内部的公安,他们绝对不信。

只是没想到他们公安系统的还有跑去当作家的, 纷纷猜测这个是谁?

“会不会是江队长啊?”

巧的是,吴城公安局,还真有一个大队长姓江。

其中一个民警一拍大腿:“搞不好就是他!不敢用自己名字,大概就用了自己哪个亲戚的名字。”

他们毕竟是民公仆,这种写作赚外快的事, 还是有些敏感的, 他们完全能理解江队长为啥不用自己名字, 而是用自己亲戚名字。

他们对王咏说:“这江柠绝对是我们系统内部哪个同志的亲属, 你要不去吴城问问, 实在不行, 你可以直接去问这个江柠嘛,既然用了她的名字在写, 她肯定知道是谁喽。”

他们自己也好的不行呢,尤其是第三期断在了最彩的地方,如果确定了作者是谁,他们就可以去催稿了。

王咏原本还想去临河大队的小村子里问问的,现在已经确定了江柠的信息了,也就不去小村子了,直接坐车去吴城。

好在水埠镇每天去吴城的车不止一趟,不然他还得在水埠镇歇一晚。

*

江爸江妈经过数天的辛苦寻找,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大儿子。

大儿子电话能打通,可就是不回来,说什么都不回来,再打电话,他说要跟同学去市了。

江爸发都急白了,可对这不听话的儿子,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大儿子不愿再读书的时候,一向对他寄予厚望的夫妻二,就像是被抽掉了主心骨似的,一下子萎靡了起来,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连发现小儿不在家,他们都没心过问。

为什么?反正又丢不掉。

不在家,那就在老子那呗?要不就是歇在她小姨家了。

江爸歇了一天,想到还在吴城一中上学的二儿子,心里又振奋了几分。

二儿子虽不如大儿子聪明,胜在踏实刻苦。

二儿子下半年高三,现在开学了,饭票估计吃光了,得给他送粮食过去。

为防止每次跑去都要路费,江爸都是一次送两百斤粮食过去,足够他吃一个学期的。

可这两天在家都没有见到江柠,不知怎么,他就想到儿说的,她自己挣学费也要上学的事。

这段时间她卖龙虾的钱、去砖厂挣的钱都没有回到家里,他也不知道她具体有多少钱,也没办法去她小姨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