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了,连自己孩子几班的都不知道?”
江爸江妈还真不知道。
江松上高中时,江爸江妈一家挑着担子,左一大包又一大包的,生怕儿子在学校饿了冻了,一个忙着给儿子报名,跟老师们拉关系套近乎,说自己也是老一中
;一个忙着给儿子拿新被子新水壶,给儿子铺床挂蚊帐,夫妻俩又拜托宿舍的其他
,平时多照顾着点江松。
等到江柏上高中时,因为一中已经有江松在了,根本不需要他们再过去,有江松领着江柏报名搞这一切就够了,江柠读高中时一样,今生还有江柏领着,前世江柠是九六届学,她进高中时,江柏已经毕业了,江爷爷要守山,根本无法带她去报名,只有她一个
,来到陌生地方,进
陌生的学校,面对陌生的同学老师,自己一个
背着米和被子、包裹等各种东西。
为什么家里有米,她也吃不饱?因为没给她送米送粮,而那时候的她一次负重,也背不动那么多的米粮,更没有钱,承担一次来回至少五块钱起步的路费。
坐车到水埠镇是五块钱,可从水埠镇还得坐船回家呢,即使她靠两条腿走路,跑到水埠镇,还有渡~
~摆渡费呢。
早期摆渡费一趟一毛,后来涨到两毛,等她上了大学,已经涨到五毛了。
她连回家都回不起。
反正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安份、本份、老老实实,从不让他们担心、心,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不
心了,以为他们都能弄好。
所以江爸江妈既不知道江柏的班级,也不知道江柠的班级。
江爸支支吾吾地说:“他叫江柏,他有个哥哥是上一届的,叫江松。”
说到江松,这个老师还真知道,因为江松好友,他这个
友不是只针对同学或者同龄
,他是上至八十岁老
儿老太太,下至两三岁幼儿,学校里不光身边的同学和他称兄道弟,连和老师们关系都处的好。
这个老师虽然和江松不熟,但也因为江松这种自来熟的友能力,和过于活跃的
格,他还是知道上一届毕业的江松的。
他无奈地说:“你跟我说江松没用啊?江松都毕业一年多了,我也没处找他去帮你问你小儿子在哪个班啊?”接电话的老师吐槽道:“好家伙,你这个家长当的,两个儿子都在一中读书,几年下来,都还能不知道自己孩子是哪个班的。”
他以为江爸是连江松的班级也不知道呢。
江爸想到儿江柠也在一中读书。
但江柏在一中待了三年,这个老师他都不知道他是哪个班的,才来了一年的江柠他能知道?
可他还是不报希望地说了:“对了,他还有个妹妹,在高一,叫江柠。”
第5章 5
说起别这个老师可能不知道, 但说到江柠,这个老师还真知道,全县第一嘛。
不过他还是狐疑了一下, 问:“你三个儿在我们一中读书?三个儿
的班级你都不知道?”
江爸无奈地说:“我大儿子上高中时, 我和我家属还去送了他去报名,后来老二读高中, 想着有他大哥在,有领着,不像老大之前
生地不熟,我和我家属就没送老二上学,到了小
儿江柠, 正好她二哥也在一中,有她二哥领着我们也不担心什么, 两个孩子从小就听话懂事,我和他们妈妈在外面打工也安心些。”江爸说:“加上我自己也是老一中
, 我自己的母校我还能不放心吗?”
一中的老师江爸说他也是一中,一家四个
都是一中出来,江柠还是全县第一,也不禁对江爸减少了防备,对江爸说:“你给我留个电话, 回
我找找江柠班的班主任。”江松没考上大学, 他就不说了, 江柏他不认识, 他感叹地说:“你这个
儿可真不得了, 状元的苗子, 你真要好好培养她。”
江爸是万万没想到,一中的老师对江柠的评价居然会这么高, 连连点说:“是是是,我这么急着找他们,就是想知道我家老二高考成绩怎么样,考上了大学没有,如果考上了大学,还得把学费给他们寄去,我们来这边安定没多久,他们不知道我这边的电话,我也不知道他这边的电话,辗转了许久才找到一中,就是想问他们高考怎么样了,不管儿子
儿,上学学费得给他们打过来啊!”
一中老师听完挂了电话,去找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去了。
王老师家就在后面的家属楼,他虽然也放假了,但因自己班还有个江柠在学校竞赛班上课,他就没有走远,大部分时间还在吴城待着。
听说是江柠父亲打来的电话,王老师找到江柠,和她说了此事,将能联系上江爸电话给了她,说是她爸说要给他们打学费,让她有时间打回去。
江柠听了不由就笑。
前世高中三年,都没有见过他打来的学费,今生不需要了,他说要给她打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