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了红包,就是没给呢,他们走的时候,就会给了。
温润来了,就有其他
,陆陆续续的过来,给村长拜年。
张大爷不仅是莲花坳的村长,同时也是莲花坳里年纪大的那一拨
之一。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大家第一个拜年的地方,就是村长家啦!
今年大家还犹豫呢,是先去老王家,给温举
拜年,还是尊重传统,跟往年一样,去村长家,给村长拜年呢?
结果一大早就听孩子们说,他们的先生,去了村长家。
得!
这回大家不用纠结了,都来村长家拜年吧。
过年就是这样,正月里就是走礼的时间,温润能来,是给张大爷面子,尊重村长。
众
也很高兴,不用左右为难了。
不然这拜年是大事,家里都是当家
出门应酬,去了这家就去不了那家,得罪谁都不行。
热闹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大家就告辞离开了。
温润也走了,毕竟忙了一上午,中午吃了点瓜子、花生、糖块。
还喝了一肚子的粗茶,也该回家去休息了,也让主
家休息一下。
温润中午回到家里,也没用什么东西,就去了一趟洗手间,然后躺在炕上睡了一觉。
吃过了晚饭之后,家里
开了个小会。
“明天开始,应该有
来咱们家了,大家打起
来。”温润笑着道:“首先就得是学生们。”
“不对,哥夫。”王珏道:“明天是初五,也叫
五,估计没
会出门,初六吧,那天正好程三哥他们回来,我们
多,也能忙的开。”
长工们从腊月二十六休息到正月初五,正月初六就要上差。
“哦,那明天我们准备一下,后天就迎接来拜年的
好了。”温润立刻修改了自己的计划:“对了,我们正月初八的时候,去县城一趟。”
“去县城……
什么?”以往哥夫去县城,都是自己走的,怎么这次要带他们一起?
“县城正月十三就有灯会了,你们也没去过,我也没去过,不如这次就去吧。”温润道:“去看看灯会,玩一玩,毕竟到了正月十八,就该撤灯了,一年就这么一次,妹妹是冬月的生
,还算不得七岁,等她七岁之后,出门就不方便了。”
温润是想带小姑娘出门去放松放松。
这才寻了个理由,带
出门走一走。
“何况哥夫也要去县城,拜访一下其他
。”温润道:“希望大家能跟我一起去,这样的话,我出门拜访,你们逛街买东西。”
“好呀!”孩子们很开心,两个
对视一眼,也觉得高兴。
但是在出门之前,他们要迎接一波来拜年的
。
第3章 年会?
果然啊,初五的时候,没
出门。
正月初五,又称“
五”。
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
皆可
而得名。
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
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
串门等。
也有说
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遇事
败。
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开市贸易。
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从初六开始,一般
家都会走动起来,出门也可以彻夜不归。
所以初五这一天,温润全家都老实的待着,休息了一天。
初六早上,果然,隔壁的孩子流蹿了过来,杨木带着两个弟弟,给先生拜年来了。
温润在年前就给隔壁的杨家拜过早年了。
杨家夫妻俩,知道温润过年会很忙,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可温润能提前拜年,证明是将老杨家当自己
处的,要是换了旁
,恐怕就没这样拜早年的举动了,没看温润都没有提前去张大爷家么。
只是这么一个举动,杨家夫妻就不会介意什么。
何况,杨木带着两个弟弟,
一个来给先生拜年。
他们拎着的是两包点心,一包红糖糕,一包糯米糕。
东西不多,但是显得亲近啊,他们两家的关系,不用多么贵重的礼物。
“给先生恭贺新春,祝愿先生,万事如意,前程似锦!”三个孩子异
同声。
“好,乖啊!”温润收了礼物,给了三个孩子东西:“杨木,你学习最刻苦,但缺乏一点灵
,我知你
格谨慎,又有孝心,故而将这份礼物给你,回家之后,闲暇之余,练练字体,以后科举考试,字迹和卷面缺一不可。”
温润给杨木的就是一沓子的上好宣纸,一支简单的毛笔,一块墨锭,一个刻着鱼跃龙门的砚台。
这套文房四宝,价值也就二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