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将军的读书郎

关灯
护眼
第12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京畿的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而一般乡试都是在本地的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也是本地最大的考试场地。

这次考试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如果上面在春天举办,就是在二月份左右,温润就是在春天考的试,许攸直接赶上了秋天考试。

学政大一来就岁考,其实是摸一摸底,看一看这些的水平如何,将来乡试的时候,看卷子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许攸点点:“可不是么!这次能来岁考的都是想去考乡试的,就算不想去的,也得来岁考。”

就是这么的无奈。

“行了,学政大在看卷子,咱们就别跟着心了。”温润抻了个懒腰:“我看看早上吃什么?哦哦,花生笋丝啊?”

小菜做的很致,但是每一顿都带着“竹”,不是竹笋就是竹荪,甚至是红烧竹鼠。

这可是一道特产小菜呢,没有竹林的地方,是没有竹鼠的啦。

包子,花生笋丝,搭配的八宝粥。

温润看了半天:“没有咸鸭蛋吗?”

前世是北方,他重一些,觉得没有咸菜下不去饭。

今生穿越到了南方,好么,一顿清淡吃的他啊,都淡了。

现在也就能吃个咸鸭蛋啦!

“你这什么味啊?八宝粥呢,甜的,你还要吃咸的?”许攸差点翻了个白眼儿:“啊?”

温润不吭声了,因为许攸说的很对,他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唉。

吃了早饭,而且这早饭也没吃消停,还有不断地来来去去,都跟温润打招呼,温润昨天可是出了风的,不少都认识了他。

他也认识了不少,不过大家都是保持君子之,点打招呼,寒暄一二。

但是架不住多啊!

三五百号呢,还有昨天没去的,听说了他的大名的,纷纷来打招呼,温润只好一一回礼,忙的很。

吃过了早饭,他就往回去,想着养养儿。

结果迎面碰到了好几位,其中就有温家庄来的温源跟温

这俩好歹都是在书院读书的,哪怕有了温润这个事儿,他们俩还是厚着脸皮,在书院里读书,为的是要出地,幻想着自己考中秀才,得中举,甚至是会试,成为进士,为官做宰……。

想的很美好,可现实非常残酷。

春天考试那会儿,他们在书院里考试,成绩平平,结果后来连县试都没过去!

连秀才都没能考上,何况是举了。

这次听说学政大来了,这俩也是四处钻营,可惜的是,名声太不好了,在本地,都知道温润的事,故而在学院里没搭理他们。

可是外面的不知道啊!

加上这两个好歹也是书院里的学生,他们温家庄又有好几个在这里读书,故而抱团的很,他们一群的宿舍,是连在一起的,现在他们几个住在把的那几个房间,其余的房间空了出来,给那些来书院的住。

还特意选择的是从府城来的举们。

哎呦喂,几个嘚瑟了,尤其是领的温源,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啊!

不过,鸿升酒楼的小文会,他们没去,因为没贴子,又没什么文名,进不去。

加上知道温润主持的这个小文会,他们去了又怕受辱,就没冒

啊,有那文质彬彬的就有不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昨晚温润的那首《鸿升小文会》,果然,知道的多了,就有提了温润,想结一番。

温源跟温,还有其他几个温氏子弟,说实话,“温”这个姓氏,少见一些,在当地,也只有一个温家庄。

一听就是以姓氏为居住地的命名方式。

温源温他们又说都是兄弟,谁家兄弟这么多?只能是族兄弟,亲戚么。

现在温润一出名,这些就立刻找上了温源和温他们俩,想要结一番。

温源跟温本来是不想帮忙的,这不,无奈的是,冤家路窄,他们“狭路相逢”了。

他们既然想结温润,自然是知道温润的,有的还见过温润,但是跟温润也就是点

所以需要引荐一番,结一下。

虽然学政是一年一换,甚至是二年一换,但是这一届的学政,势必是要主持乡试的,故而很多都想跟学政大前扯上关系。

温润是这些,唯一一个快速、飞速的跟学政大前扯上关系的举

“这不是温润,如玉贤弟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