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瑞克到哪儿了?”
“后天到天津卫港那里,乘车到京城,起码也得三五天吧?”王珺道:“不过听说这小子带了不少东西来,他这是为了钱,不要命了吧?这么远的距离,也敢来来回回的走?”
“不知道他为什么还回来,回来了再说吧。”温润可还记得拍卖会的事呢。
哈瑞克可是他的“托儿”,几乎有点手段的都能查到,温雅士跟一个叫哈瑞克的番邦商
做了玻璃订购的买卖,那些玻璃制品,比别的番邦贩卖来的更好,也更适合中原
士的审美眼光。
只是这个商,回国去了,没有
找得到他,那也成了一群
的遗憾,他们也想跟他做买卖,可是
都回国了,还说什么呢?那国家,漂洋过海,远隔千万里。
“那就等他回来了再说。”王珺没把一个漂洋过海来异国他乡的商看在眼里。
第499章 海老二的野望
没让温润等太久,他去东宫授课的时候,太子殿下还给他道歉,说自己连累了他跟王大将军:“下次不要把菜给京畿大营了,送去养济院,育婴堂吧。”
“傻孩子。”温润摸了摸他上的太子金冠:“欲戴金冠,必承其重。你就是送去给更漏院,他们也会说你这举动,是收买
心之举。”
更漏院,是负责收敛无名尸骨的地方,有点像是公共的义庄,负责收敛和掩埋骸骨之所,那里一般负责的都是一些胆子大的孤寡,朝廷每年给予一顶的银钱和粮食。
这种地方是没敢贪污的,因为多晦气啊!
死钱,谁敢贪污?也不怕半夜被死鬼找上门。
温润用这个作比喻,说的太子殿下哭笑不得:“先生,哪有您这么打比喻的啊?”
也不找个好地方。
“我这是实话实说,嘴长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嘴一动弹,上嘴皮子磕下嘴皮子,说什么都有,你要是在意他们的想法,那你以后可有的熬了。”温润趁机教育他:“身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你的责任就是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选择你认为,或者大多数臣子也认可的那个方案来执行,而不是听谁的声音大,谁的道理多,就采取谁的意见,那你岂不是成了傀儡?你看看皇上,不说乾刚独断,可也大权在握,谁敢跟皇上唧唧歪歪?皇上抽不死他!做帝王的就该这样,平
里太子也多多的跟皇上学一学那种气度。”
“父皇的经历丰富,谁能跟他一样呢?我尽量多学一些。”太子殿下也很无奈,他这个身份,不少明里暗里的盯着,跟讨厌的苍蝇似的,围着他这颗蛋打转。
温润安抚好了太子殿下,出宫回家之后,就接到了海老二的消息,他马上也要进京了。
海老二就是这几年,给他们提供海带、
紫菜等等
海货的那个海商。
顺便,他也是带着回来的,那个
,就是哈瑞克。
跟着海老二的伙计,也认识温润,知道这可一个大主顾,大靠山,所以什么都跟温润说了:“那个外商看着不错,汉话也说得很溜,就是带着的东西和
太多了,起码三十几个
,说都是他的家
,东西十几辆马车啊!要不是我们东家的海船够大,都拉不下,东家说了,那些
跟着货物进京,先送去京畿大营,然后再回到京城,我们东家在这里有个货站,就在外城,先把
安置在外城吧,那么多东西,一个外商带着,太显眼了。”
温润想了想,可不是么。
“那就听你们东家的,他到了跟我说一声,我改天去看看他。”温润道:“说起来,我们哥俩儿这跟牛郎织似的,一年就见这么一次面,他也是来去匆匆的,忙得很。”
那伙计一听这话,顿时笑的更开心了:“我们东家也这么说过,说来京城都是来去匆匆的,也没仔细逛过,可没办法啊,家里事儿多,每年来这边,回去就该过年了,回去晚了,年都得在路上过。”
同时心里十分高兴,温大果然是个平易近
的高官,看看
家这话说的,跟他们的东家,相识于微末,现在还兄弟相称,东家好福气。
有这么一个大靠山在,不欺负别,也不会怕被别
欺负。
温润等了几,海老二的商队就到了京城,先去京畿大营,送了今年的海产
货,结了账之后,又带着
进了京城,
住了自己的货栈。
货栈里不止能放货物,还能住不少。
海老二带来的大路货当然是卖给京畿大营了,但是这几年他不是倒腾了一些海珍珠啊,珊瑚什么的么,这都是要卖上高价的东西。
以前他都是冬月来,腊月回去,现在不行了,现在十月份就得来,腊月回去。
期间一些海产珍宝,都要找好地方,谈好价格。
而哈瑞克因为是跟着他们一起进城的,低调得很,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外商。
京城一天进进出出的外商多了去了。
温润得知他们进了货栈,就低调的出了大将军府,去了海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