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关灯
护眼
第11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迫戴思媛姐弟,在戴思媛上了称量台,强要卖染坊的时候,他们也别无他法。

如今染坊已经到了程灵手中,戴氏宗族走不了明面上的路子,竟是想在暗地里给程灵使坏。

吴耘恼怒道:“师傅,主导这些的,主要是戴老三。他是戴氏族长的亲侄,要不然弟子晚上去一趟戴老三家……”

说着,他做了一个割喉的手势,气势汹汹道:“必要让他知道知道厉害,看往后还打不打歪主意!”

程灵便转看吴耘,顿时有些惊。

这个徒弟也在不知不觉间成长转变了,从前见到有刺杀程灵,吴耘吓得瑟瑟发抖,结果现在……呃,程灵也不知道这种转变是好是坏。

她沉吟了片刻,思索道:“去一趟也无妨,但不必直接露面威胁。你可以见机行事,寻些小麻烦给这位戴老三。”

什么叫寻些小麻烦呢?这个就随便吴耘自由发挥了。

程灵道:“你有分寸,切记不可太过。”

吴耘顿时就兴奋起来,一副摩拳擦掌,要搞事的期待表

他又问程灵:“师傅,那佘炳富那边?咱们要做什么吗?”

程灵道:“不必,盯着些便好。此的确是山阳郡来的客商,在雍州商会也曾拜过码,戴氏与他的关系应该不。他若见好就收,咱们就当与他做了个平常生意。他若是还不死心,再去警告不迟。”

吴耘离去后,程灵又在染坊内转了一圈。

见学徒们染布都很上进,洪广义则从船上又挑了两名力气大,手巧的出来,跟在一旁,一同学习染布。

这两个,算是程灵将要培养的“嫡系大师傅”。

戴思媛履行“顾问”职责,全程跟着,不时指点。

程灵见一切都在正轨,新买的一批胚布也到了,大家染制新货,热火朝天,便放了心。

她的心思于是就又转到了萧蛮的病症上

程灵决定出去走走,去雍州各街道再逛一遍,尤其是要去看看雍州的各大书肆,看看是不是能有什么医书,让自己触类旁通。

第77章 秀逸摘星楼

雍州的文学风气其实并不算昌盛,这主要还是跟雍州的地理位置有关。

程灵从小庸河前街出来,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更是竖起耳朵接收各种信息。

其间也路过几家书肆,旁听了一些读书的谈话,有些感慨颇为类同。

比如说有书生抱怨:“你们这书肆里,怎么话本子一堆,时文却没得几本。看来看去都是这老三样,我都看得能背了。掌柜的,怎么也不想法子找些新书回来?”

掌柜的却也叹息:“唉,瞧郎君这话说的,当是老朽我不想收新书么?实在是没有门路啊!咱们雍州不比上阳、山阳那些地方,话本子比时文好卖,老朽我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话本子会比时文好卖呢?

程灵虽不与攀谈,但她边走边听,一边默默观察分析,心里对此倒也有些判断。

雍州靠海,商业发达,心难免就要更浮躁些,能够坚定信念一心向学的自然就少了。商逐利,卖话本子比卖科考时文更挣钱,当然就会更倾向于收集话本子。

此外,魏国的科举制度虽然比起齐国要完善许多,但实际上科举的盛行也就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

是如今的魏皇在大力推行科举,开科取士的制度才得以在魏国实行了下来。

但士族对于学问的垄断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要打这个垄断并非朝夕之功。

在民间,尤其是对普通的商户家与寒门中而言,识字或许不难,但要接触到有度,有大学问,并有助于科考的经典书籍,却非常之难。

不少的世家,甚至是以藏书为底蕴!

如此一来,市面上的书肆中,反倒是话本与杂书流行,至于说科考时文与各种经典集注,却是凤毛麟角,少见难见。

偌大一个雍州城,书肆也不多,程灵原先所设想的——寻些医书来看,竟是寻了个寂寞。

只能说她之前想得太美了,其中一家书肆的掌柜则道了玄机,家说:“哎哟郎君啊,你要看医书,那不该来书肆,去那医馆寻啊,或许有某位大夫,愿意卖你一两本呢?”

这是带着调侃意味的玩笑话,程灵拱拱手,回以一笑也便作罢了。

不然怎么说古代信息垄断呢?要不然又怎么说这时代庸医多呢?

都是信息闭塞和秘技自珍惹的祸,就这么一番对比下来,医学和文学都被垄断得厉害,反倒是商业方面的许多东西,流通又繁荣。

直到走到学府街的时候,程灵忽见前方涌动,一道道声音在高扬欢呼:“摘星楼开了!卢公子昨夜观星象,言道今酉时是极好的时辰,可以开摘星楼!”

“太好了,酉时到了,快些过去!”

“也不知道今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