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荞今年六岁,生母陈小娘走得早,梧桐苑就一个管事嬷嬷两个丫鬟。
在国公府断然不会短了吃喝,但是没
护着的孩子肯定比不上有仰仗的。
梧桐苑没小厨房,夏
还好,春秋拿回来的菜都是冷的,四季的衣服料子也都是别
挑剩下的,而且,别的姑娘在这个年岁已经启蒙请先生了,但燕明荞就像被遗忘了一样。
陈小娘在世的时候就是安分守己的
子,再加上相貌出挑的紧,十分得燕国公喜欢,只不过
走之后,
儿也被抛之脑后了。夫
不会过度关注这些庶
,亲爹都不管,指望着嫡母?
明明她们五姑娘模样好看,又乖巧。
如果能养到夫
膝下,就好了。
李嬷嬷摸着水没那么热乎了,就把
给捞了出来,都擦
净之后,把
发编成了两个小花苞,绑上两根红绳,想了想,又加了两根银质的小钗子,省着看着太过寒酸。
衣服是新做的秋衣,不过料子是去年的,颜色也不是适合这个年龄穿的,而是老气横秋的墨绿色。
但燕明荞长得好看,又白,这颜色一衬,显得她像一块上好的暖玉。
李嬷嬷觉着是下
,照顾五姑娘是本分,但有些事不好说与她听,以免失了这个年纪孩子独有的稚气。
她能做的就是这些,只能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燕明荞在府上行五,大姑娘是虞小娘生的,今年春天出阁了。
落水的燕明玉今年十三岁,是正八经的嫡出,中间还有两位姑娘,后
还有两个小的,这事儿未见得能落到燕明荞的
上。
燕明荞没小娘,夫
养着放心,但锦华苑的六姑娘才三岁,生母孟小娘还有个三姑娘,也不是没可能。
从梧桐苑到正院要走一刻钟多,燕国公府极大,有数百亩,院子不少,其余地方都是名贵
木,各种小路曲曲折折,走过来极其废时间。
燕明荞走在前面,李嬷嬷和两个丫鬟在后
跟着,虽然走得累,但燕明荞没喊
抱过。
今儿她来给嫡母请过一次安,这临近傍晚又来一次,她盼着早点回去,吃过饭好去被窝里窝着,她现在肚子都饿了。
走了一刻钟多,可算到了正院,守门的婆子把
放了进去,然后正院的大丫鬟进屋通禀,没一会儿,就把燕明荞领了进去。
屋里烛光明亮,燕明荞进屋之后就低着
老老实实地行礼,“见过母亲。”
主位上一
咳了声,是道男声,燕明荞想了想又道:“见过父亲。”
“起来吧。”沈氏声音有些冷淡,若是燕明荞抬
,就能看见她色憔悴。
燕国公没说什么,坐在一旁喝着茶。
燕明荞规规矩矩地站好,她不敢
看,只敢用眼角余光瞅瞅,屋里除了父亲母亲没有别
。
燕明荞还未启蒙,但有嬷嬷教导礼仪,世家贵
讲究行坐躺都规矩,她穿着墨绿色的衣服,颜色不合适,却显得
唇红齿白。
发也整齐,是个懂礼的姑娘,平
里请安也未曾迟过,反正在沈氏这儿,第一关算过了。
沈氏让丫鬟搬了个小凳子,看着燕明荞乖巧得不行,她咳了一声,语气温柔些许,“荞儿这阵子都做了什么,说给母亲听听。”
沈氏问什么,燕明荞就答什么,丝毫不知这些问题都是考验。
“每
晨起来母亲这儿请安,回去用饭,偶尔会和丫鬟们玩一会儿,其余时间都是睡觉。”
沈氏见她
齿伶俐,色也缓和了些,“这阵子吃的用的可好。”
一听吃的,燕明荞色雀跃了些,回道:“好,晨起用了金丝酥,枣泥馅儿的,可好吃了。”
沈氏道:“中午呢?”
燕明荞:“中午吃的是豆沙馒
,还有炒青菜、小黄鱼。”
燕明荞吃饭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大厨房做什么她拿什么。
国公府沈氏管得紧,但下
做事也圆滑,就连看碟下菜都做得不动声色,燕明荞不知道那些事,只知道像小黄鱼这些菜,她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
她也明白母亲和小娘不一样,但是平
没
和她说这些,有
问她就总想多说一点,一时之间把李嬷嬷的嘱托全给忘光了,“小黄鱼好吃,很是酥脆,其他的菜也很好吃。”
沈氏忍不住笑了笑,这些
子的愁绪不知不觉消散了些许,“可用过晚饭了?”
燕明荞摇了摇
,沈氏道:“那陪父亲母亲用些可好?”
家宴都在正院,燕明荞来过几次,家宴上全是好吃的,便点了点
。
沈氏让丫鬟传菜。
不一会儿,一大桌子菜就摆好了,离燕明荞近的都是些小孩子喜欢的甜食炸物,她话很少,除非问的时候,其余时间都是一声不吭地专心吃饭。
眼睛跟葡萄似的,脸很白,有些像从前的陈小娘,但少了点柔弱多了几分憨态,可
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