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荞就一直没舍得用。宁氏送的是玉佩,这个挂在身上燕明荞怕磕了碰了, 就从没戴过。
当初赏雪宴长公主还送过她玉镯子,伯爵夫送了支金镯子, 不过都是大
戴的, 燕明荞现在戴会出溜下去,现在还用不上, 所以也收起来了。
今儿去靖安侯府, 凡是燕明荞见到的长辈, 都给她了礼物。
外祖母送了一把古琴,两个舅母一个送了金镶玉璎珞,一个送了小巧的玉佛,用红绳串起来的,正巧能戴。
几个表兄表姐也送了礼物,是巧稀的小东西,有南洋来的玻璃珠,上了发条会转的小鸟……燕明荞全给放盒子里了。
今燕明静回门是没特意准备礼物的,但得知五妹妹养在正院,送了了她一支好看的钗子。
如今燕明荞的妆匣装了一半首饰,库房里放着用不完的宣纸和墨锭,古琴燕明荞有一把,她自认为琴技一般,所以外祖母送的也让李嬷嬷收在库房了。
过年收的压岁钱都放到了荷包里,陈小娘那边是没亲了,但在靖安侯府,燕明荞装了一荷包的金瓜子银豆子回来。
和去年的感觉不一样,她不仅多了母亲,还多了外祖母外祖父,一大堆亲。
燕明荞记好,记
也不差,去了一趟靖安侯府,
都能认全。
老夫喜欢乖巧聪慧的孩子,经过半
多的相处,觉着这外孙
还不错,不过老
家不缺孙
,喜
之
也就一般。
但燕明荞已经很高兴了,她原本没外祖母的。
对燕明荞来说,这些不仅是礼物,还是长辈们的心意,她以前可没得这么多喜欢过。
燕明荞屋里管库房的是林香,还管着她的银子,她每月有十两月例,沈氏时不时会给一些,上回燕国公一下给了五十两,沈氏打算让她给宁氏准备礼物,不过没花多少。
现银有七十三两,没什么花用,会越攒越多的。
在越朝不管世家还是寻常百姓,都会给儿攒嫁妆,燕明荞现在也开始攒起来了。
下个月,她还会多一大笔银子,是烤铺子的分成。
烤铺子上个月营业到二十七,初五开业,到时候再算上个月的利润,燕明荞估摸着,流水应该有一千多两,利润算五成的话,也有五百多两。
留一部分做后续周转,分到她和二姐姐手里的,每有二百两银子。
在月例银子十两的燕国公府,二百两银子差不多是两年的月例,放以前,要四年的月例。
燕明荞自然是喜欢钱的,而且,自己赚的,和母亲给的还不一样。
她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李嬷嬷也没见过,说实话,九月底从梧桐苑喜欢,二搬到正院,这几个月就像做梦一样。五姑娘得夫
公爷喜欢,又得老夫
喜欢,最主要的是,二姑娘和五姑娘相处得也不错,眼瞅着马上就记作嫡
了。
虽然夫没说,但李嬷嬷看,就是这几
的事儿。
新衣服李嬷嬷拿着去熏香了,香味不是很重,怕别不喜香料味,李嬷嬷都是拿橘子皮这些烤的。
首饰戴玉兔子就好,再挑个颜色喜庆的绒花,其他的不必管,自有老夫在。
宁氏明要带着两个孙
进宫,府里的
几乎都知道。
进宫是好事,一来能见见世面,毕竟很多这辈子都难进宫一趟,像沈氏有诰命在身,能和燕国公一块参加宴会,其他
,很难窥见天颜。
二来,先帝在时,燕太妃很得宠,有的是好东西,孟小娘觉着,让燕明玉燕明荞进宫,就是沈氏的主意,就是去拿东西的。
毕竟太妃无子,那么多的东西不给娘家,给谁啊。
只可惜,燕明月去不成,不能进宫,孟小娘就让燕明月在家温书。
孟小娘没什么事,就坐在窗前绣花样子,一旁燕明芸在背诗,童音清脆,让孟小娘感到欣慰。
燕明泽昨就开始看书了,他比二公子燕明烨还小一岁,生辰还小,算下来其实小一岁半呢。
不过,燕明泽已经是童生了,这回要考秀才,燕明轩是十二岁才考中秀才,若这次燕明泽能考上,怎么也扬眉吐气一番。
孟小娘记得燕明烨上回童生试就没考中,这次最好也考不上,不过她希望大公子考上,这样燕国公府越来越好,也能帮衬她的子。燕明烨本来就是个
包,越是
包,公爷才会越看重明泽。
说到底她有个争气的儿子,有时想想,五姑娘再聪慧又如何,那不还是个姑娘,她能去考状元做官吗,就算再有本事,能有本事到那儿去?
但儿子就不一样了,等燕明泽考中秀才,再有几年考举,那也算是国公府的顶梁柱,不比十个燕明荞强。
孟小娘还打算等些子,说说上回点心的事儿。
这几就让孩子们多看看书,燕国公喜欢学问好的,勤快些没坏处。
另